他前半生乞讨,后半生放高利贷,死后被挖坟鞭尸,如今却名满天下
01
ldquo;老师,我也想读书。”
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趴在窗口,满脸殷切地望着教书先生。
他手中拿着破碗,浑身上下散发出馊味儿,教室里的学童发出鄙夷的声音,很多人都捂起了口鼻。
教书先生“啪啪啪”拿教鞭敲了敲桌子,也没能制住教室里的窃窃私语。
先生生气地走到门口,吓得小破孩跌坐在地。
先生不晓得,他为了来学堂念书,已经忍饥挨饿了很久,天天出门乞讨,终于凑够了20文钱。
为了体面地来学堂,他还去河里洗了个澡,只是没有换洗的衣服,仍旧穿着那件去年冬天捡来的破夹袄。
那一脚,把他踹出了学堂门外,也将他永远踹离了书香阶级。
年幼的他无比清晰地意识到,隔在他和学堂之间的,不仅仅是一道木头门槛。
可是,穷人家的孩子,就注定一辈子不能读书认字,没有改变命运的权利吗?
那时他还太小,说不出陈胜吴广那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志,但他也从来没有放弃。
他揉了揉作痛的胸口,捡起破碗走到大街上。
两个和他差不多模样的小乞丐跑过来:“武七,咋了?”
没等他回答,路上走过一个体面人,俩小伙伴连忙凑上去,一个拦住路,一个扒住脚,带着哭腔喊:“善人,行行好。”
武七也赶紧跑过去,拉住人衣角,说:
ldquo;好心有好报,坏心鬼不饶。
信佛行善事,可怜我穷佬。
求钱不要多,人只五个钱。
你若给我钱,保你平平安。”
他总是比人机灵,不晓得从哪里学过来这些打油诗,张口一说,人就掏钱,所以,这条街上,他总是能讨得比别人多。
最终,只有武七一个人得了两个铜板。
小伙伴摊摊手:“武七啊,你这张嘴,就是做秀才也不屈!”
武七得了铜板,一早上的不高兴也一散而空,裂开一嘴黑牙:“我将来可不止做秀才哩!”
02
武七7岁死了爹,娘身子不好,只好带着几个儿女上街要饭。
他从7岁讨饭讨到14岁,娘担心他再这样娶不到老婆,求着邻村的亲戚给他寻了份长工。
他做事勤快,啥苦都吃,一人顶仨人,可到了年底,主子老爷却说:“给你口吃的就不错了,还要啥钱?”
武七年轻气盛,揣着铺盖卷就走,连个窝头都没拿。
在破庙里挨了几天后,他又去了镇上一户商贾家里做工。
他没脸回家,只好托关系去了另一户地主家,一干就是三年。
这家人更可恶,欺负武七不识字,竟把三年的工钱做成了一笔糊涂账。
武七的娘病了,去账房支工钱,主子老爷拿出厚厚一摞账本,指着上面蝌蚪般的字说:“某月某日你支了300文,某年某日你又支了150文···”
他一个指头掰不过来,又看不明白那账本,气得差点吐血:“你念书的,有钱有势,我是个干活的穷人。你欺负俺不认识字,咱大家做事要凭良心!”
主子老爷反诬陷他讹诈,叫来家丁把他打得头破血流,一脚将他踢出门外。
寒冬腊月,他鼻青脸肿地回到家里,对着病卧在床的老母亲,整整三天没有说话吃饭。
他晚上窝在草垛里,做了个噩梦。
梦里是地狱,一个满是穷人的地狱。
地狱里到处是烈火,身体却冰冷无比,青面獠牙的判官拿着笔,牛头马面挥着鞭子,对他们说:“穷鬼、不识字的畜生、睁眼的瞎子!打你们下十八层地狱去!”
武七一身冷汗地惊醒过来,心有余悸:不识字!没文化!下地狱!
在外做工的这几年,他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
有一回过大年,地主叫他贴春联,他因不识字,将上下联颠倒了,结果被罚腊月三十的晚上,在屋外寒风里站了一宿。
还有一回,账房先生让他去拿书,他盯着案上密密麻麻的字,不晓得要拿哪一本,空着手回去,被吊起来打了一顿。
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要读书识字的念头。
然而,他一个长工,身无分文,附近几个镇子的私塾都没有先生愿意教他。
屡屡碰壁以后,武七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自己建一个私塾,给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提供一个上学的地方呢?
03
建义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首先,需要钱,而且是一大笔钱。
一个被赶出来的地主家长工,从哪儿去筹这笔钱?
那一年,是清咸丰九年,武七21岁,身强力壮、志气顶天。
摆在他面前挣钱的路子,只有三条:继续找户地主人家做长工、租个推车做小生意,以及像小时候那样出门去讨饭。
武七选了来钱最快的那一条路。
几天之后,山东柳林镇的街头就出现了一个烂衣敝体、满脸污黑的乞丐。
那乞丐端了个破碗,见人就唱小曲儿:
ldquo;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
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人们看见他,都觉得他疯了。
疯?
既然装疯更容易讨到钱,他就疯吧。
武七到街东老王那里,剪掉了脑袋上的辫子,卖得一吊钱,这就是义学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没了长辫子的武七,只在额角上留了一小撮毛,扎个小辫,扮成戏文里的小丑。
这让他看起来不伦不类,更像个疯子了,也更像个无赖,大街上拉住谁就要钱要饭,别人怕他发失心疯,只能给。
他也不白要,或说一段小快板,或讲一串吉祥话,遇上出手阔绰的,还要当街来一段杂耍。
武七临时编词儿的能力很强,遇到不肯施舍的,他就说:
ldquo;不给俺,俺不怨,
自有善人管俺饭。”
遇到对他破口大骂或加以奚落的,他就说:
ldquo;大爷大叔别生气,
你几时不生气,
俺几时就出去。”
有人嘲笑他没有辫子,他就说:
ldquo;这边剃,那边留,
修个义学不犯愁。”
他从山东走到江苏,又从河南走到河北,唱着既不是诗、也不是歌的小调,有声有色有韵脚,放在今天,他就是中国有嘻哈freestyle 一号种子选手、山东喊麦第一人。
在乞讨走江湖的过程中,武七还学会了很多本事,什么舞棍弄枪、扛大鼎耍把式、生吃毛虫蛇蝎、胸口碎大石等,这些表演往往能博得满堂彩。
这个时候,武七便又端出一只破碗:
ldquo;竖一个,一个钱,
竖十个,十个钱,
竖得多,钱也多,
谁说不能修义学。”
大家哈哈一笑,倾囊打赏。
04
很多人骂武七,说他年纪轻轻不学好,竟靠讨饭混日子,又因为他张口闭口不离“义学”,给他取了个外号就叫“义学症”。
武七一点也不生气,咧嘴一笑:
ldquo;义学症,没火性,
见了人,把礼敬,
赏了钱,活了命,
修个义学万年不能动。”
除了乞讨杂耍,武七还干着各种兼职:纺纱织线、做媒红、当信使、打短工···
他讨了10年饭,挣了不少钱,也在乞讨的过程中沾染了不少二流子习气,为了让钱生钱,武七回到家乡,放起了高利贷。
30岁那年,武七的娘死了,他和两个哥哥分了家,换得三亩地,他把地全卖了,得的钱全拿出去放贷,利息只放三分,比别的高利贷要低不少,很多人愿意去找他借钱。
据说,为了让一位素有名望的杨举人帮他一起放贷,他还跑到人家门口跪了一宿。
杨举人听了他想要修义学的愿望后,大受感动,不仅答应帮他存钱,还表示要资助建立义学。
杨举人为人正直,在乡里一直广受好评,人们都愿意信赖他,到他那里去借贷,武七手里的钱很快就翻倍了。
钱生钱、利滚利,武七手里终于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他在馆陶、堂邑、临清等地方买了不少地,留作学田。
有了钱以后,他却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他要把所有的钱都省下来,办义学。
但他的穷亲戚们可不这么想,很多人都来投靠他,向他借钱,他只有一句话:“借钱可以,利息三分。”
亲戚们骂他不近人情,他说:
ldquo;不顾亲,不顾故,
义学我修好几处。”
就这样,武七几乎得罪了所有的亲戚,也省下了一大笔钱。
终于,光绪十四年,在堂邑县县令的支持下,武七的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落成!
开办义学、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学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从20岁到50岁,武七讨了30年饭,终于讨来了一所穷人家的学校。
据悉,这所义学花了他4000余吊钱,是毕生的积蓄,更是一生的梦想。
在义学教书不比给那些达官贵人的孩子上课,条件不好,薪资又低,很多有名望的先生都不愿意来,武七亲自上门去,一个个下跪、磕头,甚至躺在人家门口耍无赖,才请来了教书先生。
学校有了、先生也有了,学生却没有。
很多贫苦人家,都没有把读书认字当回事儿,孩子长大一点,就要去地主家做帮工,谁来念书?
武七又挨家挨户地去求、去下跪、去游说,更许以金钱,才凑齐了第一拨学生。
那一年,崇贤义塾招收了50名学生,学费全免,还包吃住。
开学时,武七和学生们站在一起,先拜老师,再拜学生,他颤微着双手,人叫他上前去讲话,他连忙后退,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05
他常常去义学探视,每次置宴招待老师,他都请当地名绅相陪,而自己则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便匆匆而去。
平日上课时,他也看见老师就拜,有勤勉优良的老师,他跪谢他们倾囊相授;有沽名钓誉的老师,他跪求他们兢兢业业。
有一次,一个教书先生只顾着自己睡午觉,忘记了上课,学生们只顾着玩,整个学堂闹哄哄的。
武七跑到人家门口,“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
ldquo;先生睡觉,学生胡闹,
我来跪求,一了百了。”
唬得老师学生都不敢再惫懒。
只有曾经求而不得,才明白知识可贵。
男儿一跪有千金,出门乞讨的这些年,他跪了太多人,跪到膝盖都麻木了。碰上不肯给钱的,他跪下扯人裤腿儿;遇见破口大骂的,他跪下道歉···
似乎只要一跪,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这种习惯被他带进了义学,大家都怕他跪,更不敢让他跪,渐渐地,义学的风气好了起来,人人努力上进,很多人都学有所成。
义学开办起来以后,武七在地方上也有了点小名气,但他依然常常出去乞讨。
人们不理解他,觉得他在装样子;小孩子们嘲笑他,不想去乞丐的学校里读书。
而武七,依然扯着他的破锣嗓子,拿着破碗,在街头游荡,吃着馊窝头糟糠菜,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省钱挣钱。
ldquo;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
吃的好,不算好,修个义学才算好。”
熟人问他:“你不是有义学了吗?怎么还讨饭?”
ldquo;嘿嘿,我还要造100个义学呢!”
是啊,他的梦想,从来都不是修一个义学,他想要让全天下穷苦的孩子都能有书念、不再受欺负,想要让天天的穷人,都能通过读书识字来改变命运!
光绪十六年(1890),武七与寺院合作,在馆陶县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
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七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在临清县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
义学遍地开花,武七也已年近花甲,却始终孤身一人。
早年曾帮过他的杨举人对他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也该娶妻生子啦。”
武七说:“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06
武七善名远扬,曾经看不起他的那些乡绅也为其所感,纷纷慷慨捐资。
人们都说:“武七有无数家私,都给了义学,是名副其实的武善人!”
山东巡抚张曜听说了他的善举,下令免征义学田亩的赋税和徭役,还捐银200两。
巡抚特地把他叫到衙门接见,一看,武七竟然还穿着捡来的破褂草鞋,连忙给了他十两银子去置办衣物。
武七笑呵呵收下了钱,回去以后就花十两银子给义学修了床舍。
他对自己如此小气,恨不得一分一厘都拿来建义学,但对穷哭人家,却往往慷慨解囊。
某一年,鲁西北大旱,饿死了不知多少饥民,武七看见有人卖儿卖女,竟花钱买了40担高粱,用于救济灾民。
冠县有个村民的母亲病了想吃肉,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哪里去买肉?儿媳妇竟割自己的肉孝敬婆婆,武七听说后,给了那户人家好几亩良田。
这些善举一传十、十传百,巡抚张曜大受感动,不但写奏折上书朝廷,还特地为他赐名为“训”。
五六十年来,他都没有过名字,“七”只是他在族中的排行,他出生在武家庄,大街上随便喊一声“武七”,都能跑出来一打人,而今天,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武训,这个名字,从此名垂青史。
巡抚的折子递上去不久,朝廷的封诰来了,光绪帝亲自颁下“乐善好施”的匾额,为他建起牌坊,还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
以乞丐之身,而得黄马褂,武训是千古第一人。
他办义学,不仅仅是在当时的朝廷和民间美名盛传,还远播海外,感动了无数人。
他的名字被收录于《世界教育辞典》,被称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在民国某中学的一次历史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说出你最崇拜的一位人物”。
三百多份答案中,几乎所有学生都写下了一个名字:
武训。
武训捐资建立的三所义学,给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培养出了很多人才,各地兴学之风盛起。
近代着名书画家李苦禅,就是从他兴办的义学里走出来的。
而武训,却因常年风霜劳碌病倒了。
根据《清史稿》记载,清光绪二十二年,“(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
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光,他静静地躺在御史巷义塾的房廊下,听着学堂里学生郎朗的读书声,含笑而去,享年59岁。
出殡当日,堂邑、馆陶、临清三县的百姓争相来送,学生教师哭声震天,沿途人山人海。
10年后,清廷将武训的功德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尊他称为“义乞”、“乞圣”。
武训去世多年后,人们依然没有忘记他的功德,无数名家写词纪念,无数乡绅以他的名义捐资助学,全国各地都涌现出“武训学堂”,他的故乡——山东省堂邑县,甚至一度改名为武训县。
07
1950年,一部名为《武训传》的电影上映,片长整整3个小时,为人们再现了千古奇丐武训的一生。
这部电影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可谓万人空巷,直到今天,还不断有人说:“这部影片应该拿奥斯卡最佳影片。”
然而,上映不久以后,《武训传》就遭到了猛烈批判,直到2012年,才重新解禁。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有人认为,武训并没有那么高尚,他只是被朝廷竖立起的一个道德典范,一个典型的“奴相”。
为了办义学,他乞讨数十年,为博关注,甚至在大街上爬、供孩子当驴骑,还表演过当众吃蝎子、吃蛇、吃砖瓦等,用自虐的方式来博得同情。
他说:“破砖烂瓦都能消化,不能修义学才惹人笑话。”
只要能修义学,他从来不怕当人笑话。
他的精神值得歌颂,但他的做法并不值得学习。
无论是自虐试的卖惨表演,还是见人就下跪的习惯,或者是向穷人放高利贷,都不应该传颂。
更何况,武训开始乞讨的时候,正是年轻力壮的20余岁,做什么不好非要去讨饭?
从这个角度来看,武训在上个世纪的特殊年代被猛烈批判,并非毫无道理。
但在另一方面,他又是那样伟大、崇高,名传千古不为己,但求穷人不受欺,他这一生的贡献,又如此无私。
又一次,武训问学生:“你读书是想做什么?”
学生答:“升官发财。”
武训听后沉思:“读书若助人脱离贫穷,便不再是穷人,穷人家到头还是挨打挨骂,读书何用?”
他没有什么文化,这个问题,直到死都没有想明白。
而今天,又有几人能解答?
在清朝那个专制的社会里,读书科举才是唯一的正途,也是穷人家打破阶级壁垒,奋发向上的唯一阶梯。
武训义学里教人读四书五经、考功名利禄,又如何能超时代地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类的话?
这是武训的短板,却不是他一人的不足。
以古非今,本来就不公平。
08
无论如何,他是古往今来唯一一个被写入正史的乞丐,无论多大的赞誉都不过分!
张学良赞他“行兼孔墨”,杨虎城赞他“风兴百世”,冯玉祥题词道:“特立独行,百世流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武训的影响下,无数人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张伯苓创办南开学校,都或多或少受他影响。
一代枭雄段绳武,在听说了武训的事迹后,竟然放着军阀不做,金盆洗手搞起了乡村建设···
大街上的乞丐一直都很多,无论是清平盛世、还是烽火乱世,不然,丐帮也成不了天下第一大帮。
那些衣衫褴褛、或跪或坐着的乞丐中,洪七公般义薄云天的侠义之士很少,生活所迫不得不弯腰的人很多。
无私如武训,在为穷人兴办义学的过程中,也免不了做出高利贷这样压榨其他穷人的举动,这是时代的局限,非一人之力可以改变。
或许,他是应该被打倒的封建的卫道士,但更重要的,是他为“教育平等”二字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请铭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洪流之中,曾经走过这样一具血肉之躯,他一步一叩首、步步不回头,用一个又一个的铜板、用尽一生的血汗,为中国的教育填了一块泥土。
那土上落了一颗种子,发了芽、生了根,慢慢长成了今天的参天大树。
为教育平等而战斗,不应该是一个两个人的事,应当是无数“武训”们的努力!
星星之火,何时才能燎原?
来源:汉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