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励志网

《心理分析有什么用?》经典读后感有感

分类: 经典文章  时间: 2021-12-04 17:30:02 
点击全文阅读

《心理分析有什么用?》经典读后感有感

《心理分析有什么用?》是一本由[英]萨拉•托姆利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读后感(一):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这样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最广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广阔的则是人的心灵。” 的确如此,人的心灵世界的复杂程度与外部世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相对于外界客观世界的探索,人们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却知之甚少。直至今日,尽管有了众多前沿科技的支持,我们也很难说究竟对人的心灵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在心灵世界这篇广阔的领域中,依然存在众多的未知。或许也是基于同样的考量,阿西莫夫才在其著名的科幻著作《基地》系列中赋予致力于研究心灵世界充满神秘主义的第二基地巨大的力量,远胜于致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第一基地。 相对于我们对于心理的肤浅了解,它对于我们的影响却又无处不在: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又如何认识别人?我们为什么会沮丧?为什么会抑郁?诸如此类的众多问题每时每刻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正是带着这些疑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心理学由德国科学家威廉冯特与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于19世纪末建立起来。冯特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来研究思想,而詹姆斯则采用主观的方法。在他们之后,巴黎的内科医生让-马丁沙可第一次提出了无意识的概念。弗洛伊德为无意思的概念所着迷,并沿着这条道路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而与精神分析大相径庭的行为主义则在二十世纪初由斯金纳与约翰华生建立起来,并一度主导整个心理学界。行为主义者主张,应当以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反对当时盛行的内省法。到了近代,随着神经科学等领域的进步,认知心理学蓬勃地发展了起来。

抛开那些佶屈聱牙的术语与概念,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我们,或许最想了解的就是: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从这个角度展开,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让我们得以一瞥心理学的世界。整本书由“我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我会这样做?”,“他人”,“发生什么事情了?”,“我该如何提升自己”五部分展开,每一个部分都提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我喜欢独处,这奇怪吗?”,“为什么我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为什么我不能集中注意力?”等等,这些问题都很接地气,也是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在每一个问题之后,本书都介绍了其背后地心理学理论,深入浅出地给出了解答。这样来看,其实本书所选取的问题都很精巧。一方面,这些问题要很实际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能够透过这个问题由点及面,引出一套心理学理论。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喜欢独处,这奇怪吗?”这一节,先从是否喜欢独处引出了卡尔荣格的人格心理学:“外向型的人从他人交往中获取力量,内向型的人则从独处得到休整”。进一步,由外向型与内向型的划分,延伸到MBTI所划分的16型人格,在讨论完MBTI之后,又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再次对原问题做出解答。这样一种方式能够让我们很好的了解问题背后的心理学知识,但是它也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比较碎片缺乏系统性。 整本书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一系列心理学理论,并进行了深入浅出地介绍,值得每一个对心理学有兴趣的读者的阅读与思考。

《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读后感(二):你最好是经常把东西加进购物车,而不是真的去付款

几年前,我手头有一本《思考,快与慢》,但是它的名头与装帧让我误以为它是一本教人怎么去决策的畅销书。最后我觉得反正我也不会看这书,便几块钱卖掉了。后来知道它绝版了,卖得老贵了,后悔了好一阵。读《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这本书,想起这本书,又后悔了一阵。

第一个后悔当然是关于价钱。《心理分析有什么用?》中谈到后悔时说人之所以后悔,是因为他有一定的控制感。我之所以感到后悔,是因为我本可以调查下市场价,卖个好价钱。这就是后悔的常见格式:“倘若……将会怎样”。我们越是容易用更好的结果去想这件事,就会感到更强烈地后悔。

短期内我们常常后悔的是做过一件什么事,长期则是后悔没有做什么事。所以我会在知道价钱之后的短期内后悔。但是读了《心理分析有什么用?》之后产生的后悔则是与没做有关,那就是,后悔没有在拥有那本书的时候读一读它。

如果我早一点读《思考,快与慢》,我就会早一些知道人类有快与慢两种思考方式,快的寻求模式和意义,容易迅速得出结论。而慢的则负责对结论做出质疑,并且对自我进行控制。但它通常来说比较懒惰。具体到我随便卖书这件事,就是用了快思考的方式,而慢的方式懒惰了,没有对我的判断进行质疑。

当然,善于观察的人或许也能发现思考有快与慢两种方式,只是缺少足够的样本来支持这一结论。而对于脑部结构的研究也的确证明了这样的归纳。我们的大脑分为新大脑皮层、情绪大脑和爬行脑,爬行脑是最古老的部分,它驱动着我们最基本的需求,负责这方面的直接反应。同时我们的大脑会在青春期的时候用髓鞘覆盖相互连接的神经元之间的膜,所以我们能够在一些事情上做出快速的决定。而新大脑皮层,这个部分则让我们能够进行复杂的思考与计算,并且修正大脑的其他决策。

再说回来我便宜卖掉那本《思考,快与慢》的事,其实可以从这本《心理分析有什么用?》中找到许许多多的可值得揣摩与解释的点。比如,我为什么会觉得这本书是畅销书呢?这就与市场营销利用种种方式吸引用户的爬行脑有关了。我为什么觉得它不值得读呢?这就会与我的自我实现目标有关系——虽然我没有什么需要实现的。对于一本书的价值判断到底来自哪里呢?这也是心理分析会去探讨的方面。

所以在这个系列里,《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这本书是真真切切有着非常实在的用处。年轻人说买买买会让心情愉快,在心理分析看来,它的确能够使心情愉悦,虽然只是暂时的。等你再往后读,它又会告诉你,人们在预期购买东西时会比购买后感到更幸福。这是因为“我们从寻找行为而不是行为实现中获得大脑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兴奋感。”所以,你最好是经常把东西加进购物车,而不是真的去付款。

这本书在内容安排上虽然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但问题之间往往有重叠、勾连的地方,读者可以看到一个问题可以有许多方面的解释。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就是如此吧。人的心理会深受叙事的影响,而这本心理分析的读物也的确是像叙事一样通常。

它之所以有实在的用处,是因为它叫做“心理分析”而不是“心理学”,我们当然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但它更多的是想帮助读者解决一些心理方面的疑惑,并且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不过,可以给自己简单分析,但不要想太多,不是因为弗洛伊德总是夹着根雪茄看着你,而是因为“百度看病,癌症起步”,自己给自己看病,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的。

《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读后感(三):看《心理分析有什么用?》有什么用?

《心理分析有什么用?》原名What Would Freud Do,但所介绍的并不仅仅是弗洛伊德的理论,自然包括其他著名的心理学家,所以中译标题并非按部就班地翻译出原文标题,但它极为聪明地将“弗洛伊德”扩大为“心理分析”,点出了这本书的知识范围。同时,它让对心理分析感兴趣的人一眼能相中此书,不然,按照原文标题,或许只能吸引对弗洛伊德感兴趣的人。

但是,这一“篡改”的标题也有一丝欺骗性,那就是本书并非是一般能想到的抽丝剥茧式回答“心理分析有什么用”的书。它另辟蹊径,以一个个以包含案例的提问的回答来回答这一个问题。换言之,对于“有什么用”并非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

本书由五章外加一个前言组成,五章的标题分别为“我是怎样的人?”“为什么我会这样做?”“他人”“发生什么事情了?”“我该如何提升自己?”而每一章下面又囊括了好几个问题,诸如第一章中“为什么我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钟?”第二章中“我总是每隔几分钟看一次手机,为什么我不能集中注意力?”第三章中“为什么我很难找到命中注定的那个人?”第四章中“为我应该为了爱还是为了钱而工作?”以及第五章中“为什么我瘦不下去?”都是直击一部人的生活痛点的。而这本书自然会从心理学角度回答这些问题并且提供建议。

比如以“为什么我瘦不下去?”为例,开篇一段导言,随后是数据说明了美国2011年75%的人要么试图减肥要么避免增重,但仍有70%的美国人归为超重或肥胖。第一小节“把身体作为项目”介绍苏西·奥巴赫的理论,认为女性身体逐渐被物品商品化,而女性自己也被鼓励采纳同样观点。食品、健康、节食和美容行业无不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身体需要不断改善,要让身体变得苗条。因此,女性会不相信自己的身体和身体的需要,甚至憎恨身体。第二小节“模式化的榜样”即揭露了一些杂志、网站放出来的照片实际是整容后或P过,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不真实”的形象,这些我们也心照不宣。然而这是否代表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负面的印象?第三小节“创造身体”提出了“虚假自我”的概念,我们对食欲引起愉悦的憎恨导致我们需要塑造一个没有那么多需要的“虚假的身体”。第四小节“答案是什么?”提出了奥巴赫的五个“关键点”,实际就是“恢复食欲”。

每一章节的体例即是如上,在问题后以一段导言开篇,随后在几个小节中提出一个或多个心理学家的理论,再在最后提出建议或总结。除此之外,章节中穿插心理学家的“名人名言”,理论图解以及核心理论展示框。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这是一本通俗易懂且贴近生活的心理学入门读物,对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读后感(四):87位心理学大师为你揭开心结

职场碰壁、升迁遇阻、爱情受挫,为什么会沉迷于手机,在面包与梦想之间,该如何选择?面对这在成长过程中遇见的种种问题,我们会疑问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什么样的心理在作祟。面对不同的困惑,个人的心理是正确的,还是应该去看所谓的心理医生。面对从众的局面,坚持个人观点,不愿随波逐流,是不是就被说成心理有问题,或者要去看心理医生。是一个人迷糊了还是众人醉了?本书《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诸如弗洛伊德、西格尔等87位心理大师,通过40个有意思的议题,不一定所有的方式都可以解除精神障碍,大概也会稍微拨开一些云雾。

我被拉黑了

如今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成为大家联系的主要网络方式,或许你也曾经有过一位很谈得来或相见恨晚的朋友,但你突然毫无征兆的被拉黑了,消息拒接,纳闷不解的同时,你会问这怎么了?我们来听听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的分析。

艾利斯认为,造成困难的是我们思考方式和理解情境的方式,而不是情境本身。正如我们没法让每个人都喜欢我们一样,也没有人能必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特定的情感。被人说‘没脑子’时,有些人会再脑海中过一遍这句话,而其他人可能会发笑,有些人会想那个人今天怎么了。艾利斯认为我们应当重塑信念,因为不管你多么受人欢迎,总会有人不喜欢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位。

艾利斯劝你。如果有人把你拉黑了,那就说服自己。把它看作是个性化的标志,是通向自我接受和自我肯定的道路上的一步,而自我肯定要比别人的肯定可靠得多。

为什么我的老板总是这么刻薄

这样的疑问,不知道职场沉浮的你我,会不会有如此感觉?用古代人的文艺说法是,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这李义府的牢骚,还好是遇见唐太宗了,要是像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遇见了唐玄宗,那就仕途生涯结束了。英国和美国的调查一致发现约33%的员工,曾遭受过职场欺凌。精神分析学家卡尔.荣格认为,这也许是人格阴影在发挥作用,每个人都有人格阴影,而且它在个人生活中具体表达得越少,它就越黑暗、越密集。勒内.吉拉德则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倾向,那就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拒绝那些他们认为是不正常和不可接受的人。因此,你老板的恶意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她觉得自己不够好,而他/她觉得这是不可能容忍的。

为什么是我?最普遍的看法是恃强凌弱,还有就是寻找替罪羊。一个人觉得自己更需要独立而不是归属的人,不会仅仅因为群体当前持有的某些价值观、理想或目标,就遵从这些价值观、理想或目标,而是寻求保持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觉得自己与公司步调不一致,并注意到自己正成为老板甚至整个部门的目标,那么在他们把你从甲板上扔下去之前,赶紧乘坐救生艇离开吧。同时有种可能是,你自己的人格阴影自带的需求注定成为局外人,永远不可能合群。

我害怕公开演讲

公开演讲,恐惧大概每个人都会有,个人经验只要足够充分的准备,合理的运用技巧,在度过最初的一刹那或者一分钟,慢慢的你会进入状态。我面对过整车的人,也面临过几百人的场景,说是讲解演讲分享都可以,经历过之后会觉得这是不一样的体验。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告诉你如何克服。

天然的自卑感,我们都在努力达到一个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后,我们就会感到强大、优越和完整。如果达不到这种完美主义形象,便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人类思维的确认性偏见意味着,我们只会以确认我们对自己看法的方式,来注意他人的事件和反应。阿德勒说,不要害怕犯错,因为只有通过犯错才能学会如何生活;生而为人,难免自卑。假装,简单的假装成一个说话轻松、冷静的人,让你的身体采用他的姿势,让你的声音成为他的声音,看看会发生什么。阿德勒说,如果你表现得自信、外向、果断,那么你就会变得自信。身体和行为会领路,思想会紧随其后。

如何面对失败,我们可以在冥想中找到答案,冥想时,我们会一遍又一遍的想让自己专注于呼吸,但注意力总是不自主地溜走,这样可以坦然面对失败。

通过如上的三个事例,不知道对心理学大师们的见解,符不符合你的预期,对你个人的那些障碍或者疑惑,有没有一些排解。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为社会关注,心理压力大带来的焦虑,成为个人情绪的助燃剂。这也就是心理咨询,渐渐的在社会、学科中一个热门的课题,虽然交流更加快捷,但更多的人却是固封在那个小围城中。

《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读后感(五):人终其一生,都是在找寻自己

最近一条韩国动画短片被不断转载,名字叫做“16种MBTI在幼儿园晨间礼仪中的表现”。网友们留言对号入座:“第*个就是我啊!”

什么是MBTI?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简称MBTI),也称作十六型人格。

其基本理论根据于瑞士心理分析家卡尔·荣格于1921年所出版的书籍《心理类型》。这一理论把人的性格分为四大指标,每个指标分成两种类型,排列组合形成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16种MBTI在幼儿园晨间礼仪中的表现”小朋友排队进教室,有四种与老师打招呼的方式:击掌、拥抱、比心、鞠躬行礼。每个孩子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老师给予相同的回应。

尽管只有四种特定表达方式,却因为孩子本身性格气质不同,会采用不同的选择和心态,面目表情有兴奋、愉悦的,也有无聊、紧张、害怕的,还有个别犹豫不决,和迟到的。

最有意思的是网友的评论,大家对于“哪一个小孩就是我自己”十分感兴趣,即使一个细微的举动都能联想到自己为人处事的大体状态,并且泪目于长队伍里那个小小的“自己”。

那么MBTI不靠谱不靠谱呢?其实没有任何一种形式可以准确定义每一种人格,因为人格是复杂而多变的,我们永远无法测试到此时此刻的自己,就像永远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是一样的。

但是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在人群中寻找自己?

人在成长和发展中,一方面要自己接纳和认可自己,形成自我意识,即我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调适,以适应社会生活;另一方面,我能否获得他人的接纳和认可,特别是在早年生活中,能否获得家人和朋友的接纳和认可,关乎我们的生存和身心健康。直接影响进入社会中的自我定位、自我判断、自我发展。

心理学作为年轻的学科,百年来的历史,被越来越多的普罗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心理领域不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医用部分,也可以辅助工具,帮助自我解释人类最原始的精神疑惑的: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

日常人文课系列《心理分析有什么用?》采用的问答形式,聚焦现实生活中更具体的问题,作者给读者提供专业的知识理论和精华要点,如果希望得到更深刻的了解,都可以循着书中心理大师的著作,追根溯源。

心理学近年来分为越来越多较细的门类学科,但大部分心理学都脱离不开几个终极层次:我是谁?为什么我会这样?我和他人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解决?我该如何提升自己?

《心理分析有什么用?》围绕这五部分做一些经典问题的解答。

弗洛伊德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不停在心灵中冲突对话,但大部分我们无法意识到它们冲突的具体内容。

这就会造成很多疑惑:明明很想做一件事,但为什么会如此内疚?明明该是一件高兴的事,为什么会惴惴不安?为什么永远都拖延去行动于制定的目标?

荣格提出人格类型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还认为人在四种重要的功能“思维,情感

感觉和直觉”上存在优势和缺陷。他的这个理论,被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很流行的MBTI测试起到了重要作用。

MBTI中16种性格类型虽然无法真正定义“我们是谁”的终极问题,但至少让我们知道在集体中存在多种多样人格类型,不必纠结没什么与他人不同?为何不如别人优秀?这样的刻板问题。

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想寻求根源,可以利用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总结的儿童时期的四种应对策略:讨好型、指责型、计算机型、打岔型。

假如发现自己是一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拒绝一切毒鸡汤时。可以关注一下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不是非要悲观变乐观,而是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一个充满敌意的外部世界,而在于我内心认为自己无用。”。

达到存在主义治疗师德赞所说的更为容易一些:“真正地拥抱生活意味着勇敢地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痛苦、焦虑和愧疚,讲其视为内在的一部分。”

对于那些沉迷于游戏世界的人,卸载n次无济于事、因为会有n+1次重装。精神分析学家温妮科特和匈牙利米哈里发现:在游戏中,重要的不是发现自我,而是失去自我,这与无目的的状态有关。

“我总是每隔几分钟看一次手机,为什么我不能集中注意力?”

我们特别注意一件事物,一般源于内源性和外源性。譬如最近超级喜欢粉红豹,你会发现满大街都是穿戴粉红豹的人,这就是内源性,如果你被电动车撞到过,你走在路上最注意的就是行进中的电动车,这就是外源性。

手机的问题在于来信息的声音、亮屏、震动,这些会刺激大脑产生愉悦而沉迷的化学物质,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内源性的:错失信息、错失快乐。

至今为止,手机已经发展到了“内隐注意”,即使把他放到隔壁房间静音状态,也会时刻惦记它所带来的信息。这引起的后果,最严重的就是“认知损失”,导致行驶中的汽车、驾驶汽车中等要求注意力集中的行为时,无法完成超越手机的吸引力,这是十分危险的。

这是“为什么我这样?”这一部分很多读者疑惑的问题解答,除此之外,还保罗了很多人生疑惑的问题,譬如中年危机、怒路症、善意的谎言、各种恐惧症、酷爱刺激、酷爱肥皂剧......等等诸多问题,给与心理学理论支持解释及解决方向。

在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中有一句名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审视自我时我们难以理解,但看影视剧及文学作品时,我们看它们的冲突,皆来自关系的错综复杂,会恍然大悟,这就是人生。

每个人都喜欢我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需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总会得到别人对于我们的褒贬不一的评价。这观点人人皆知,但却理解不透,出自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当糟糕的原生家庭已成为心理负担,可以去读精神病学家鲍温的“家庭系统”理论,通过识别家庭系统角色、关系模式以及造成这么模式的方式去分解,最终找到方法。

对于伴侣的类型总是不满意,婚姻关系不稳定,我们可以去从弗洛伊德的依恋理论寻到蛛丝马迹,我们选择的伴侣反映了我们早期的人际关系,互动编码是否在幼儿时期就写进了我们的系统里?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实际上还是追寻到我们自己身上,因为我们无法控制他人,学会区分别人的课题和自我课题,是一件重要的心理分析工具。

包括最后两个部分的“发生了什么事?”和“我该如何提升自己?”全部聚焦在自我探索上。那心理学、心理分析到底有什么用?

答案自然浮现:人终其一生,都是在找寻自己。

写在最后:

我们在“16种MBTI在幼儿园晨间礼仪中的表现”短片中,看似简单的礼仪互动,却展示不同人格在社会中连续反应:第一步,如何接受老师给出的四种选择框架;第二步,以什么心态选择;第三步,如何理解并展示选择。

《心理分析有什么用?》可以轻松地帮你解决掉大部分自我探索的疑惑,当然只是抛砖引玉,给到一个具体有专业的解释可能性。

每个人对自己的理解都不尽相同,甚至同一种症状都会来自不同的心理动机,无意识的懵懂,需要一生痛苦的追寻。

有意识地找寻,就会快速理解我们自己,缓解痛苦方式,也许最简洁有效的就是直击痛苦的根源。就像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内曼所说:“只有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意识到允许这些快速加工过程所带来的偏差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滴有意识控制这些偏差。”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