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励志网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1000字

分类: 经典文章  时间: 2021-12-10 10:03:00 
点击全文阅读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1000字

《亲爱的生命》是一本由[英]雷切尔·克拉克 Rachel Clarke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一):人生无常,还好有温度

这本书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关于安宁疗护,也就是我们说的临终关怀的书。今天看到后面忍不住爆哭,想到很多。

十几岁的时候我的姥爷因为直肠癌去世了。记得那天姥爷从医院回来,躺在床上,我们这些小孩们打过招呼之后都被赶了出来,屋子里是我妈和舅舅阿姨们。后来听我妈说,姥爷给他们讲年轻的时候去新疆在野外遇到狼的经历。现在想来,从医院回家躺在自家的床上周围是自己的儿女们,聊聊天说说话,安静的去了另一个世界,这也算是临终关怀的一种了吧。

但是那个时候我并不理解,为什么病还没有好就从医院回家了?就这么放弃了不治了么?我想不通。我想不通的还有,他们怎么能忍住悲伤在姥爷跟前有说有笑?姥爷去世以后他们哭的时候不能自已,安排葬礼的时候又正常的不得了,这些都是当时的我想不通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的我看来,悲伤是忍不住的,要一直让自己沉浸在里面,就像一条溺水的鱼。

在我30岁的那一年,我八十多岁的姥姥在平安夜的睡梦中安详地去了。毫无征兆,毫无痛苦,却让我们全都猝不及防。一个多月以后带着我半岁的儿子回去,却感觉我姥姥并没有走,她还在,好像随时能过来跟我讲昨天看的电视剧,炸了带鱼用煎饼卷着拿给我吃。就算是现在,我也总觉得只要我回去,还能看到姥姥,满头银发梳的一丝不苟,笑着问我回来了?

说了些看似跟这本书无关的话,但是读过这本书以后,我的心里放下了两块大石头。我理解了姥爷在家度过的最后时光的重要性,我也不那么纠结姥姥毫无征兆的去了留给我像踩空了台阶一般的巨大失落感。

这对他们都是最好的,那就是最好的了。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二):《如果有什么能超越死亡,那一定是尊严和爱》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死亡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处禁忌,尽管它无法避免,甚至如影随形,似乎只要刻意逃避这个话题,我们就可以一直生活下去。倘若无法逃避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面对死亡?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死亡学走进大众视野,不同时代对死亡的观念和态度各不相同。现代的临终关怀更是极其复杂,包括生命理论、关怀理论、人的尊严、医学道德、安乐死等等。荷兰是世界上首个承认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将尊严死推向公众视野(安乐死:有“好的死亡”或者“无痛苦的死亡”的含意,是一种给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无痛楚、或更严谨而言“尽其量减小痛楚地”致死的行为或措施,一般用于在个别患者出现了无法医治的长期显性病症,因病情到了晚期或不治之症,对病人造成极大的负担,不愿再受病痛折磨而采取的了结生命的措施,经过医生和病人双方同意后进行,为减轻痛苦而进行的提前死亡 )也让更多人去关注将死之人的意愿:我想要如何死去。在安乐死没有合法化的地方,相关医护人员和家属可以说是将死之人心灵上最后的屏障。

临终关怀注重患者生理及心理特征及其相关的医学、护理、心理、伦理、社会等问题,临终关怀的实践与发展,与社会人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相关工作人员,从多方面探讨自己“经历过”的死亡和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死亡,从而选择临终关怀的原因。我们能从字里行间看到她的善良与柔情,面对他人的死亡也让她尤为痛苦。可惜死亡是她要一直面对甚至面对最多的事。“你最终可能会对别人的痛苦免疫正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抱有同情心。你不想变得冷漠,但你不冷漠,又会把自己伤的太痛。要继续走下去,你别无选择。”他父亲这样说的时候,她自己也曾考虑过“即便经历了几十年用空投炮弹粉碎患者生活的日子,我依然能够带着完好如初的温暖和人生走下去吗?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有自信这么说吗?”在医疗中,无论出于何种善意,粉饰现实毫无用处。毕竟人是向死而生的生物。无论缓和医疗的技术多么高超,也无法淡化这个问题的艰巨性。这些赤裸裸的东西可能会剥夺我们很多,但是人类的选择能力,没有任何东西和任何人能从我们身上夺走。

有关生命的内容,总会触动我们最柔软的部分。至于作者自己的疑惑,大概她会在患者活着的时候一直温暖着他们。 我们应当如何活下去?可能走到最后一刻才会寻找出真正的答案吧。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且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亲爱的生命》读后感(三):如果生命到了最后,请把准许死亡的权力还我

「求死」 英国一家医院里,一个52岁的男人要求医生允许自己去死。

他愤怒地对医生说:从我被确诊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快死了。只不过从来没有人给过我思考的机会罢了。在医院里度过地狱般的4个月,这不是我想要的!

亨利 · 辛普森,52岁,患有严重的浸润性肠癌。觉察此事几个小时后,亨利被病魔迅速压倒。

在全身疼痛、神志不清的状况下,亨利被送到医院。扫描显示有一个肿瘤包覆在他的输尿管上。输尿管就是连接肾脏和膀胱之间的管道。因为肠癌,他的肾脏衰竭,危及生命,医生只能立刻进行支架植入术,给他植入小小的塑料管帮助被堵塞的肾脏恢复排尿。

手术之后没过多久,亨利的肿瘤医师立即提议对他做根治性手术,将患癌的肠道和四周组织都切除,亨利签下了手术同意书。

术后,亨利活了下来,但他身上留下了一个手术孔。他的排泄物则排进了一个吊在腹部外的袋子里。在医院里待了几周后,他逐渐恢复到正常体重,接近足以接受化疗的健康状态。

但没多久,他的肾脏突然再次衰竭。癌细胞又一次阻塞了他的肾脏。这一次,插入了更多管子。每个肾脏连着一根管子,每个管子都把尿液从身体里排到另一个塑料袋里,他的身上一共有3个手术孔。

在满身伤疤、全身导管、没完没了的感染随时可能降临,而死亡已经可以被感知的情况下,亨利指示实习医生雷切尔:拔管。

雷切尔与亨利对视,对他解释:如果拔管,你的肾脏会衰竭,意味着你很快会离世。

对此,亨利说出了开头那段话——与毫无尊严地延长死亡期限相比,他宁愿有尊严地死去,他需要医生还他准许死亡的权力。医生与亨利进行了漫长的对话,他「赴死」的决心毫不动摇。

于是在一个早晨,亨利的导管被一根一根拔下,他的情况不可遏制地恶化,大约一周后,他死了,正像他所希望的那样。自从确诊以来,这是他唯一一次行使对自己病情的掌控权。

「长寿是一种折磨」

作为病人,亨利接受各种手术时,虽然医生表面上向他解释了风险和好处,但其实他从未真正理解过,也没有一个医生问过他真正关键的问题:为了一个活下来的机会,你愿意忍受多少痛苦?你能够忍受什么样的活法?你能够接受自己的身体被削弱至何种程度?

他感觉自己被医生逼迫着接受了毫无意义的折磨,在他身边那些认为「活着」是最好的人的要求下,几个月来亨利接受了痛苦而屈辱的治疗。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治疗、治愈、修复和拯救是绝对的主流,它在这上面有着种种的光辉战绩。但亨利的故事却展现了事情的另一面,即生命最后阶段的治疗,它带来的不一定是延长寿命的幸福,也有的是「低意义」治疗带来的折磨和痛苦。

医生为了更长久的生命而战,但如果其中仅仅是延长了痛苦的死亡过程,那么医疗的意义就显得苍白。

现在,有一种日趋常见的有力论调:「好好去死」,或者说尽可能按照我们选择的方式去死,掌握这种平衡的最大障碍就是沉默。

我们不愿公开而坦诚地去讨论续命的治疗有哪些风险和好处,以及每一次尝试治疗可能付出什么代价,患者因此被蒙在鼓里,常常一不小心就要经历被医疗化的残忍的临终体验。

对死的避讳,家属对病人自以为是的好,常常是造成过度治疗的原因。过度治疗是为家属疗愈,但备受折磨的却是病人。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不治疗等于放弃,是不孝、不爱,面临着自己良心上的折磨和社会上的指责,所以就坚持要用现代医疗去对待病人,为了留住那口气,这样自己就可以「免责」,但病人却备受折磨,过度治疗还意味着失去人的尊严。

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对此就有过解释,他是一位长寿者,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多次坦言: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在疾病多次侵袭后,面对治疗带来的痛苦和折磨,巴金提议放弃,但是家人不同意,因为他们认为活着的意义更大,只要活着就算是躺在病床上也远比死亡更幸福。对此巴金曾说:我是为你们而活。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过度治疗让他苦不堪言。

像亨利、巴金这样的病人,家人想留住他们,于是千方百计想治疗,但对于已经处于濒死期的人来说,这份治疗带来的不是幸福,而只是痛苦和折磨,它延长的也不是寿命,而是痛苦的死亡过程。

生与死虽是人永远无法避免的两件事,但生被围炉期盼,死被抛在荒野人人闭口不谈。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善终和善别」显得尤为困难,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对死讳莫如深的文化语境中。

经济学人智库曾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死亡质量调查,发布了《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在80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排在倒数第10 ,死亡质量指数23.3,而排在第一位的英国死亡质量指数为93.9。在这个无法逃避的问题上,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还有太大的空间可以进步。

在《亲爱的生命》一书中,记录了英国著名编剧兼剧作家丹尼斯 · 波特临死前对人类的描述:我们是唯一一个明知自己终将死去,却仍然继续还房贷、工作、四处奔波的动物,仿佛自己会永远活着一样。

人类的存在是如此脆弱,我们无法预料生命将会在哪一刻以哪一种方式结束。对比世界之大,时间之绵长,我们的生命也渺小得不值一提,但尽管如此,生命就是生命。生时曾尽情起舞,死也应该被重视和祝福,好好善终,好好善别,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也很重要!

在纪录片《生命里》安宁疗护医院的护士张敏这样说:不止是优生,优死也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力。

安宁疗护,便是优死的一个选择。

安宁疗护源于英文Palliative Care,也翻译为舒缓医疗、姑息医学,中国通常使用由 hospice care翻译而来的「安宁疗护」,hospice care也翻译为临终关怀、安宁疗法、宁养照护等。世界卫生组织对此提出的原则有三:

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即帮助患者尽可能充分地度过余生,并带着尊严舒适地死去。

被称为中国台湾安宁疗护之母的赵可式,在对安宁疗护的解释中有这样一条:善生、善终、善别——活的人善生、临终病人善终、家属善别。

善终,即当现代医疗能延长的只是几个小时、几天的死亡期限时,放弃插管、呼吸机这样的医疗器械去过度治疗,而是尽可能使病人舒服地、有尊严地自然死亡。善别,即家属能面对死亡,以病人的福祉为最大,不要用一条管子、一个机器去拖住病人的一次呼吸和一个心跳。

安宁疗护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高质量的死亡,我国死亡质量指数倒数的原因与安宁疗护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国大陆第一家安宁疗护医院成立于1987年,直到2017年,我国才开放了5个首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2019年试点城市才开放至71个。

△ 北京松堂医院是中国大陆首家临终关怀医院

安宁疗护在大陆的发展困难重重,除了医疗资源、资金和专业人才的缺乏外,社会对死亡的认知是一个非常大阻碍,就像上文所说,社会上放弃过度治疗等于不孝不爱的意识仍旧是主流。

中国老话说「善始善终」,我们先得学会面对死亡,才能有机会谈到善终。而安宁疗护,就是一堂面对死亡的课程。面对死亡,尊重死亡,满怀期待地开始,也希望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好好谢幕。

作者聊天室

本文作者:33

本期推荐书目:《亲爱的生命》

推荐理由:

《亲爱的生命》出于英国安宁疗护医生雷切尔之手,也是开头亨利故事中的那位实习医生,最后给亨利拔管的也是她。

在做安宁疗护医生的时间里,雷切尔面对了无数次死亡,也在陌生人的死亡中面对了父亲的离世。

在这本书中,雷切尔从医生的视角,讲述了近50个安宁疗护体系中医生、家属和病人的真实故事。在与死亡为邻的医生的故事里,愿我们能学会面对死亡,让爱的人也让自己好好告别。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