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励志网

马关之关:一个边关小城的边防与历史

分类: 经典文章  时间: 2021-12-15 12:30:58 
点击全文阅读

马关之关:一个边关小城的边防与历史

郑蜀炎

来源:解放军报

用“向美而行”来表达踏访滇南边陲小城马关县的见闻,是最恰当不过的了。由于地处北回归线南侧,有人说它美在山水,有人夸它美在自然,有人赞它美在风物……

然而,我们祖先创造了一个词堪称光前裕后——壮美。因壮而美,因强而美,以此来描述今天的边防之景可谓尽善其道。在马关边境一线边防连的图书室里,读到古人为戍边者写下的诗句,可以说是最好的注释:“回思未筑边城日,曾得清平似此不?”

有一些往事未必承载和改变着历史,但蕴含了某种文化诉求——马关县的改名便应是如此。

这个属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边疆县,在100多年前还叫做“安平”,但因和内地一个县重了名,便改了一个名,叫做马关。不知当时的主政者是否有些尚义慕侠的豪气,但推想起来这位官员肯定是读过一些边塞诗的,提笔之时难免有些诸如“饮马出长城”“秦时明月汉时关”等诗句涌了上来,于是就选了这两字。

这个名字算不上精雕细琢,但就人文地理而言,倒是独具匠心。因为这毕竟是边疆,横刀立马、镇关守隘,理应是这方土地的主题词。

古代文人向来有“谀地”的爱好,即便是平淡无奇之地,也不能免俗地要整出个“四胜”“八景”来。偏偏马关县有些别致,最著名的胜景遗迹,皆与戍边烽火、弓兵战垒相关。要么沿山脊而建,要么借山势而筑。

马关县约90%是山区,但甭管是石灰岩还是火山岩,这里耸立的许多山峰却有着一种特别的地缘含义——国界线。在山高岭峻的边境,国界大都划在山的顶端,骑线于山脊线,沿山势走向延伸。因为山是对地理空间的一种自然的割据,能使对峙的力量暂时的停顿、隔断。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设险守边”。

有边就得守住,有门就得把牢。400多年前的明万历年间,马关县衙在边关的山上修起了“烟灯台”——高3.5米,直径约2米的3层塔状烽火台。这样的造型是为了平时能够防风防雨,保持里面堆积狼粪始终干燥,一经点燃便有浓烈的青烟升腾而起,以此作为外敌来犯时的预警,亦有威慑之作用。史载:虽然“烟灯台”只为防御而筑,但有明一代,这一方边境及当地百姓,鲜有遭外敌掠抢的记录。

“簌簌青山戍楼”,与这个单纯的防御设施相比,在马关石丫口的山巅和龙半坡的山脊线上,清代构筑的两座对峙相望、结构相仿的碉楼,便是相当有气势的攻防皆备的工事了。两座碉楼有羊肠小道相连,相距千米,互为屏障。碉楼皆为两层楼建筑,面积都为50多平方米。其石墙的厚度为1.32米,高5.6米,而四周则上下交错地布满了38个瞭望射击孔。

据专家介绍,这碉楼明显地异于古代(包括长城在内)的种种防御工事,它的军事作战功能已经从箭矢滚石、荷戈持戟的冷兵器时代,完全过渡到了现代火器的战场,两座碉楼掎角之势的布局、射击孔的全方位角度……已然超出了当时兵器的应用,体现着武器发展的走向和战争的预期。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如果说这些年代久远的军事设施,尚可让我们在遐想之余发一些思古幽情的话,马关县茅坪边防线上俗称“老国门”的战争防御工事建筑,却以风霜斑驳的近代遗迹,留给人们更多感慨和叹息。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的铁蹄已踏至距我边境仅数公里之距。敌寇压境,中国军队紧急回防边境一线。为了“御敌于国门前”,边疆百姓和中国军队在界碑险要地段,以青石块为石料构筑了这一防御工事,其占地面积近百平方米,整个布局呈现“中”字,寓为中国领土。它既是抗击侵略的作战堡垒,又是向敌警示、宣告主权的标志性建筑。

这个有“南疆锁钥”之誉的工事,如今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旅游者必“打卡”之地,无言地向熙熙攘攘的游客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应当说,无论是扼守要地的选址、发挥作战功能的设计、防御枪炮必须具备的坚固性……都是一流的设施,但遗憾的是,仅凭完备的工事,并不能真正保护边疆的安宁,给各民族群众带来美好的生活。

如果没有一支肩负着民族兴亡的军队,所谓的坚墙壁垒不过是山野间的一道篱笆而已。

“惊回千里梦,魂断有谁听。”战争与边防似乎有着同样的发展脉络,当一面鲜红的旗帜开始在马关边陲飘扬时,一部崭新的边疆历史也在枪林弹雨中开始了书写。

1929年,5位共产党员在马关成立了边陲的第一个党支部,并发动领导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对反动统治者打响的第一枪。武装暴动虽然失败了,却在边疆埋下了革命与武装斗争的火种。

上世纪30年代,马关的深山里还演绎了一部全新意义的“桃园三结义”——一位共产党员、一位官居县教育局长的进步人士、一位壮族青年歃血为盟、举旗为誓,建立起当地的第一个农会、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游击中队。

后来,经过战火纷飞的严酷考验,两位结盟者都成了共产党员,这支游击中队也随我军主力参加了许多重大战役,最后成为解放这个边城的突击队……

戍边、边防、边关……但凡与边疆相关的词,大都表述着戒备、守卫、抗御等含义。边防为卫国之门、护民之关,今天,历史千帆过尽,边疆已经迎来了和平的年代。但是,保卫边疆安宁、捍卫祖国领土,依然是这片土地戍卫者的第一要务、最神圣的使命。

世代居住边境的少数民族群众,对边防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和表达。在边防一线问路,回答总是充满了“边防特色”:比如,××村就在×××号界碑边;再比如,可以沿巡逻道、顺着山脊线一直走……

当然,最让我意外和感动的是,来到苗族寨子罗家坪采风,群众伴着芦笙且歌且舞的,竟然是驻守在罗家坪大山的某边防连官兵自己创作的连歌:《罗家坪大山战歌》——青山重重浓雾茫茫,巍巍罗家坪大山耸立在南疆。餐风饮露、紧握钢枪,边防战士战斗在云的海洋。强军使命心中装,何惧热血洒边疆……

40年前,罗家坪大山打响了一场保卫祖国边疆的作战。我边防部队用血与火的战斗,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和边疆的安宁。在边防连队“连史室”里,“猫耳洞大王”尹国亮,“孤胆英雄”许明习……这些普通的名字高悬于墙,成为边防部队永远的光荣。当然,也载入了马关县的“军事志”,成为边防史上辉煌的一页。

今天登上这座巍峨大山,重访当年战火中采访过的连队。硝烟早已散去,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连队建设更是焕然一新。但没有改变的是训练场上杀声四起、巡逻线上脚步坚实——为了保卫祖国边疆,年轻一代边防官兵枕戈待旦、厉兵秣马,时刻准备为国而战的忠诚与决心,从未有一丝懈怠。

这个连队有一个特殊的习惯——老兵退伍时,必须完成一次合格的军事考核。站在考核队列里的老兵李汝峰告诉我,这样做是让战友们放心,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是一个罗家坪大山上的好兵;同时,也是一个誓言:若有战,召必回;若有战,战必胜。

连队虽然偏远,但几乎所有官兵都参加了以国防和军事理论、武器装备与军事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职业教育。笔者不禁有些好奇地问:现在可学习的内容很多,你们的选择为什么不约而同呢?战士们的回答简洁而自豪:我们是军人,戍边固防是我们的主责主业……

“日月丽乎天,草木丽乎土”,那么,今天边关的祥和美丽,难道不是因为有了这些忠勇而质朴的边防士兵?

令人欣慰的是,边疆少数民族悠扬歌声汇聚成的和平天籁,与连队战歌的旋律同时回荡在边疆山河。

“千里边疆党旗红,守土固边当先锋。”苗族聚居的罗家坪村是连队的共建村,村口的这副对联记载着边疆光荣的历史,也宣示着军民炽热的决心。当年在保卫边疆的作战中,这个村男女老少支前参战,村里50多位青壮年组成的民兵连,和边防部队在枪林弹雨中生死相依,并肩战斗,为保障战斗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个原先不见经传的民兵连用辉煌的战绩证明了自己,被云南省授予“钢铁民兵连”的荣誉称号。

保卫边疆,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边疆。当年战斗中赢得的荣誉,今天延续在强边致富的新战斗中。今天,这个村子的《村规乡约》令人肃然起敬。第一条就是——固守边关、护卫界碑。他们既是“拥军支前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同时又先后收获了一个个充盈着富裕、洋溢着幸福的美誉:“边境现代化小康村建设示范点”、“平安村寨”……

“筑钢铁边境,建美丽乡村”,这是连队与村子开展“共建”确定的目标,它是边防发展的蓝图,也是已然铺展在眼前的壮美风景。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