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励志网

“活在当下”指南读后感摘抄

分类: 经典文章  时间: 2022-02-12 14:11:43 
点击全文阅读

“活在当下”指南读后感摘抄

《“活在当下”指南》是一本由[加] 萨姆·哈里斯著作,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90元,页数:202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在当下”指南》读后感(一):译者后记

这本书从被我们遇见,到被你遇见,时隔五年。

在这魔幻的五年间,作者不再是当初的作者,译者不再是当初的译者,连书,也不是当初那本书了(你懂的)。

也正好应了它反复传达的信息——无常,无我。

没有不变的主体性,只有不断升起灭去的想法和感受聚成的云。烟会消,云会散,才是生命的常态。

然而在这这篇后记里,我想要提醒读者,就算“无我”是科学/哲学/灵性层面的洞见,但在日常人际交互的领域,拥有一个有喜好、有边界、且怒且悲的自我,是必要且健康的,并非时时需要被破除的执念。

许多人(包括我自己)之所以对身心灵感兴趣,恰是因为经历过关系里的创伤,譬如在原生家庭遭受过暴力或冷落,或是在恋爱中经历过痴迷或逃离。俗世里几乎人人都在带伤前行,一不小心就互相戳痛。在受伤的地方疗伤,太难了;转向更高维度寻找解释、宽慰和意义,似乎更轻松一点。于是,超越自我,感受宇宙无量之爱,我们得以舒缓下来。

这固然值得欣喜。但与此同时,“无我”的洞见,很可能会滑向“灵性逃避”——那些习惯于牺牲自己以换得群体归属的人,那些在爱情里低到尘埃里的人,本该学着坚定地主张边界、多“自私”一点,却很容易片面理解灵性教导,愈发让渡自己的利益、否认身而为人的欲望、抹杀再合理不过的需求。

我渐渐意识到,关系里的伤,不能通过逃避关系来疗愈。这也是为什么在独自冥想数年之后,如今的我更倾向于Circling这种团体对话式冥想,一群人共同察觉当下,彼此互为镜像,照见自身盲点。在Circling里,毫不愧疚地优先照顾自己、发出不同声音、甚至与他人发生摩擦,都是把“我”变大的过程;而经由袒露真实自我建立起的深度联结,又让过去那个趋乐避苦、患得患失的“我”,在沉默中温柔地融化了。

或许更深层的真理存在于矛盾中——“我”不存在,“我”也可爱;“无我”能通向开悟,“自我”里也有佛。“我执”的危险并不在于“我”,而在于“执”。执着于“无我”,跟执着于“我”,又有什么区别呢?

另一名译者俞立颖(学霸猫)深谙此道。这五年来,她跳街舞、轻断食,近日又热衷于当时尚颜值博主,戏称自己的社群是霍格沃兹贵妇学院。她把“我”这副皮囊,打扮得妖娆美艳,借肉身游戏,与万物合一。问她有什么想在译后记里表达的,她只有一句话:

那么,这本书出来了,该买个新的路易威登了。

《“活在当下”指南》读后感(二):一个无神论者的灵性鸡汤

春节前无意间听了第267期Steve说的播客,播客中的译者Jess安静到哭的情绪引起了对这本书的兴趣。

拿起这本书,看到《活在当下》又不自觉的想起了各类鸡汤文章。但随着阅读进度条的推进,我又不得不翻阅起了彭聃龄先生的《普通心理学》,以便更好的厘清各类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

关于中文书名就不再吐槽了,它的英文名称与内容更配,也更符合作者和译者的专业背景。

《Waking Up: A Guide to Spirituality Without Religion》

笔者唐突直译的话:《觉醒:非宗教的灵性指南》。作者是名科学家、无神论者,教给同样是无神论者的我们,如何觉醒通灵。

意识本就极其复杂,科学界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意识又是那么重要,我们从高中就开始通过马哲了解意识,然后又还给了老师。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的名言,也直接说了有意识才有我的存在。

个人变成蝙蝠的主观体验、裂脑人实验、无意识等方面来介绍意识的范畴。

总之,意识的定义是嘛不重要,重要的是意识本身很重要。

自我意识也是其中一种意识,认识它,就能理解“快乐”“痛苦”“不满足”不过是主观的认知感受,内观、正念的方法帮助我们认清当下才是真实的。

王阳明七天七夜格竹子,没格出来所以然;但在龙场仰望星空时悟道,创立了心学。

本书作者倡导心智锻炼、内观等方法,也是想帮助正遭受“痛苦”“不满”的人摆脱“失控”的状态,从更高的维度认识到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以便更好的生活,度过满足的一生。

译者Jess在《译者后记》中说:

真正的危险在于执着,执着于竹子会让人病倒;执着于自我会令人“痛苦”;执着于无我可能会滑向虚无。

现在回头看看书名,活在当下挺好。

看完本书后,同样对灵性、内观、迷幻、冥想有了更多的兴趣。

用科学的态度解读各类灵性的个人体验,也推荐译者的播客“神爱玩财”给大家。

千万条的通灵道路,有人民圣殿、天堂之门之类的魔幻,也有苦修无欲的教派,更有一本正经的科学家。

最后希望大家在通灵的道路上安全驾驶。

《“活在当下”指南》读后感(三):《“活在当下”指南》:自我超越的方法指南

童话故事中,白雪公主的后妈有一块神奇的魔镜。这块魔镜神通广大,知晓世间的一切秘密,它总能准确地告知毒皇后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也潜藏着一块神奇的魔镜,这块魔镜能照出阻碍我们自我超越的妖魔鬼怪,带我们迅速回到喜悦、宁静的当下。

为了寻找人生的终极幸福体验和生命的意义,我们挖空心思向外寻找,却忘了答案其实就在我们心中。

如果我们此时不能感到幸福,那么下一秒也不能。

如果我们觉得此时的生命没有任何意义,那么生命的意义也不可能在下一秒主动生成。

面对同一片天地和同一处风景,失意的人看到的只是萧条和落寂,愤怒的人看到的只是不甘和挑衅,幸福的人看到的只是圆满和欢喜。

如果我们能清晰地觉知到环境如何随着自己的想法和心境改变,魔镜就会闪现。接着,所有的想法和情绪都会消失不见。这时,外界的本来面目如如不动,意识之光被点亮,我们就能看到自己原本的样子。最后,我们会发现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刻,其实都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借着魔镜的力量在当下获得自由、解脱和喜悦。

如果想为这块魔镜重新取一个更加接地气的名字的话,可以称之为心智锻炼。

穿透幻象,明了我自己就是那痛苦的制造者

儿时,我背负了很多来自家人和朋友的负面的评价,并把他们的评价当真了。我以为这些评价就是真实的我,我开始因此而痛苦不堪,因为这和我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理想中自己的认识背道而驰。

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来自他人的评价并不一定是真实客观的,毫不犹豫地选择接受那些评价,才让我自己成为了痛苦的制造者。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他人对我们的负面评价上,就会错失改变的良机。

正如我毫不犹豫接受了他人的负面评价,通过练习,我也可以培养出积极的情绪,紧接着,我对自己、他人、乃至世界的看法都会随之改变。

训练自己的心智专注于当下

当我们不再把从外界接收到的关于我们的评价当成真理似的的维护,那么,我们就不会再把我们的思想等同于我们自己。

我们想要看到事实的真相,想要了解自己的本质,需要的是从幻想中清醒过来,对事物的本来面貌有更清晰的认知。

专念训练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是训练自己的心智专注于当下的不二法门。

当我们看不见这个魔镜,情绪就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波动起伏,我们就难以得到真正的解脱。

当我们从各种纷繁复杂的思绪中抽离出来,就会看到更加广阔、明朗的天地,觉察到当下的自在、喜悦和宁静。

接纳此刻,持续成长

专念训练并不等同于终极目标,它只是指向终极目标的指南针。

当我们不带任何评判和抗拒地观察负面情绪,专念就产生了,负面情绪随之烟消云散。

当我们开始专念训练,就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容易分心呀!这个事实让人既沮丧又充满挑战。

当我们看清了容易分心的大脑,就意味着我们看清了思想干扰,才是让我们不断受苦的根源所在。

我们只有持续地练习,才能尝到真正专注的滋味,并让自己停止受苦。

心智锻炼的终点不是为了寻找终极幸福和终极目标的巅峰体验,而是明了自由、幸福和满足存在于每一个当下,心智锻炼永远没有尽头。

《“活在当下”指南》读后感(四):抛开“自我”的幻想,Waking up

“活在当下”这个词早已泛滥,成为了大量书籍、文章的主题,也成为了很多人挂在口头的词组。

但要真的聊起来“活在当下”,可能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解释:

——专注现在这个时刻所做的事;

——及时行乐;

——按自己的预期生活;

——相比于他人的期待,更多按自己的想法来……

看看百度搜索的数量就知道,对“活在当下”的理解,要多少就有多少。

对“活在当下”的搜索

《“活在当下”指南》[加]萨姆·哈里斯

“活在当下”指南

评价人数不足

[加] 萨姆·哈里斯 / 2021 / 中国纺织出版社

如果有充分的人生经验,我们很容易就能明白作者对痛苦和快乐的分析。

于是,我们不断努力寻觅,以持续获得这样虚无的快乐,永不停歇。

更不用提体验的适应感,一旦一种快乐被我们适应,就只有更强的刺激才能获得同等的快乐了。

我们逐渐成为了自己搭建的无形的牢房里的囚徒。

看似充满了自由,实则困在追寻快乐幻象的原地,却越来越难以被满足。

作者为我们开出的解药,正是“活在当下”。

什么是作者所谓的“活在当下”?

他没有直接谈,却把内容转到了神经科学和意识研究领域,让我们看看意识和自我是怎么回事。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意识是大脑不同脑区相对独立并联合工作时涌现的,是有利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演化结果。在意识学习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出现“我”这个代词,指代一个特定的人,一种特定的感觉,一类特定的归属。

刚出生的孩子是没有这个意识中的“小我”的,只有孩子在意识中逐渐形成了“我”的概念,才开始形成有关于“我”的自传体记忆。

我们倾向于将“我”等同于特定的躯体和意识,我们对自己的躯体和意识保有所有权,对自己的物品保有所有权,对自己的财富进行积累,一群“我”还能形成特定的文化……

通过“我”,我们和世界以及他人产生联系,发生关系,并在这样的关系里,有着独特的感受,这些感受甚至能转化为外显的行为以满足“我”的快乐。

对快乐的追寻让我们难以满足,原地转圈

“我”给了每一个人必要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保证了明天睡醒的“我”,和今天吃晚餐的“我”,以及十几年前在学校读书的“我”,是同一个人。

这种同一性给了我们安全感,也便于我们储存体验、经历、记忆和知识。

但同样是这个“我”,受情绪控制,摆脱不了脑子里纷杂的想法,讨厌困难,喜欢快乐。

“我”会体验到各种情绪,会形成自我意象,会讨厌被冒犯,会想控制好自己的“领地”。

正是这个“我”,让我们永远不满足当下的体验,永远想要更多。

然而,我们每个人意识中的这个“我”,实际上并不存在。

正像大脑中没有一个单独的脑区提供给“我”居住一样,意识中也不存在“我”的位置。

意识并不等于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个“自己”。

意识是我们自己真正拥有的东西,躲藏在意识之中的“我”,既害怕又敏感,所以情绪一唤起,这个提心吊胆的“我”就会出来行事。

他/她会指挥我们逃避困难,追逐利益和感官快乐,会因为一点小事爆发,也会因为不满足而继续循环。

作者鼓励我们用包括专念在内的各种心智练习,来意识到意识本身,破除“我”的幻象。

这样的注意力使用方法,会让我们和世界的关系焕然一新。那些由于客观世界通过感受在大脑中片面的表征,感知中的盲点,脑补出来的图形,都开始逐渐的如其所是。

我们的注意力和感觉一起变得敏锐起来,色彩、触感、气味、声音,我们开始觉察到过去的我们难以感知的东西。

同时,“小我”的幻灭,让我们得以真正的剥离很多情绪的影响,进一步让我们跳脱出那个恶性的循环之中,跳脱出自己给自己设立的牢笼。

我们能够用新的视角,来看到身体产生的种种情绪,我们既能够悦纳这些情绪,也能够在内心毫无波澜的情况下去观看这些情绪在意识里的表征。

这种觉醒,就好比在我们和孩子发生争执时,通过之前指定的一个关键词,可以让双方快速跳脱出两个“自我”之间的冲突。

观察到两个人情绪的那一刻,我们的意识得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刚才那个情绪中的自己。那个自己充满了情绪,固执地捍卫“我”的完整性,决绝任何对“我”发起的挑战。他还充满了想象,不肯活在现实世界里,期待着别人的改变,幻想着完美的生活,脑补着大量的幻想。

而一旦脱离这个状态,打碎了刚才“小我”的这种控制,意识可以觉察到刚才的情绪和想法,但却已经不会执着于留在那些情绪和想法之中。

我们仿佛就像在电影院看完一场电影一样,刚才电影中的人物和剧情掀起了一些感受上的波澜,但我们已经能客观看待,甚至已经有了更好的决策。

一旦体验过这种感觉,通过回想就能明白书中提到的这种感受。这是一种瞬间脱出情绪状态的感受,情绪还在,但我们成为了情绪的观众,从演员的舞台上退到了观众席。

这就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活在当下”的方法:

破除意识虚构出来的“小我”,回归意识本身。意识充满了体验,但如何看待体验,除了那个充满不安全感的“我”的看法以外,意识还能有更多的维度和灵活度选择。

这样的人生,能够跳脱出不满与失控,不在趋利避害的原地打转,逃离不满意和追求快乐的陷阱,更如实的生活,如实的体验,如实的收获自在的人生。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