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安妮日记》是一本由安妮·弗兰克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妮日记》读后感(一):我很惊讶于这么大个中国,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shi一样的版本译错了好几个地方
我很惊讶于这么大个中国,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shi一样的版本译错了好几个地方。王辰这个翻译和他的审核,当时是带着头在工作的吧
:::::::::::;惺惺惜惺惺休息休息地对地导弹多大是多大的多大的惺惺惜惺惺地对地导弹地对地导弹多大多大地对地导弹多大反反复复方法反反复复方法反反复复方法发发发刚刚干活哼哼唧唧扣几分风风光光古古怪怪坏哥哥哥哥腹股沟管古古怪怪
《安妮日记》读后感(二):记录《安妮日记》读后感
三星半。我认为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三个大的启发点: 首先,这个作品作为一个处于豆蔻年华女孩——安妮的日记,从日记中可以看到安妮在这个年龄阶段、特殊日期所有的生活内容、心情变化,包括在隐秘屋中仍然坚持学习、写作、看书等等。其中记录了对妈妈的不满与讨厌,对爸爸的依赖与灰心,还有对彼得的爱慕,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要强、简单直率、有点傲慢但是非常勇敢并且非常乐观的女孩。读她的文字,可以近距离直观的了解她的个性,我很喜欢安妮这样的性格。 她日记中的很多话都让我印象深刻:“勇敢点吧!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使命,不抱怨,总会有出路的。上帝从未抛弃我们犹太民族,千百年来,我们生活与苦难并存;千百年来,犹太民族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变得更强大的。弱者终将消失,而强者永会生存。”“我想,主要还有蓝天,我还能享受阳光和万里无云的天空,就不再悲伤了。”不得不提一下,译者翻译的很接地气。 其次,女孩作为二战中的受害者,从第三视角对二战的记录,是本书最大的价值。书中和安妮一起生活的隐秘屋的人,还有她提到那些已经受害的人,都在隐秘屋中委屈的生活着,战争带给女孩和其他受害者的创伤是巨大的。 最后,日记的记录方式让我回忆起我的高中。高中时期断断续续记录了我的心情,其中像安妮一样,我抱怨过爸爸妈妈,埋怨过生活环境,甚至记录过对喜欢男孩的悸动…美好的回忆。
《安妮日记》读后感(三):战争带来了什么,为什么犹太人会受到迫害,一个小孩的视角告诉你
我是一个向往自有的人,喜欢旅游,多走多看。然而我也是现实主义者,不是追求月亮不追求 便士的人。所以既然现实限制了我的肉体。但无法限制我的灵魂,行万里路尚且做不到,我们可以读万卷书,于是,千挑万选,我开始读这本安妮日记。
本书的作者是弗兰克,安妮,很不幸,她生活在一个战争的时代,而且是一个犹太人。但也很幸运,她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否则,在那个年代,她或许都没有机会记录下这些。在她的日记里,记录着长达两年的密室生活。
1942年前,她还是一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少女,用她的话说,她对那样的生活很满意,是朋友的开心果,爱笑爱动,甚至每条街上,都至少有5个她的追求者。然而幸福生活不长,随后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他的爸爸把她们一家都藏到了办公室的密室里。不得不说,她的父亲十分聪明也有远见,他们备好了足够的食物和财物,开始了他们的密室生活。与他们以前 生活的还有凡.丹一家和一个牙医。她记录了一个密室大家庭的生活,有苦也有甜,当然大部分是苦。压抑的环境让他们总是发生各种各样的争吵,也导致了安妮的早熟,她还记录了自己一段青涩的恋情,这里她把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活动都写的非常细腻,仿佛让我看到一个害羞的少女。
读完这本书,我对犹太人十分佩服,从她的日记里,就能看出犹太人十分注重教育,哪怕是最危险的时刻,他们 也不忘记学习。他们在密室做的最多的就是学习,讨论政治,我觉得很了不起,技能缓解密室的无聊又可以提升自己。而且每天的日程都有很好的规划,这或许就是他们优秀的原因,从而导致纳粹对他们的忌惮,想除之而后快。
我觉得战争是可怕的,他们一家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生活在那个年代,但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有足够的财富让他们可以躲在地下室两年多,比起那些早被纳粹抓走的人,她们幸运多了。很庆幸2自己能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因为普通人,根本无法在战争中活下来
《安妮日记》读后感(四):再见,小安妮
“世界黑白颠倒,值得尊敬的人们被送进了集中营、牢狱或寂寞的囚室,然而那些卑鄙的人渣们却统治着男女老少、富人或穷人。” 看着页数越来越靠近最后一页,我的心跳也不知不觉地加快。这本书看完对我意味着什么,仅仅是一个故事的结束吗?显然不是,我想我已经把安妮当做了自己的朋友,每天聆听着她的心事,看她在日记中记录着她的生活,仿佛我们彼此真的很熟悉。 就在安妮的最后的几篇日记中,她还在为盟军的即将胜利而激动,还在为未来满心欢喜地做着计划。 然而,在看完安妮的第173篇日记后,我习惯性地往后翻,却再也看不到了,她的日记在1944年8月1日这天戛然而止,没有后续。 我想每一个读完的读者读到最后一页都会跟我一样,悬下的心又再次提起,迫切地想要知道安妮后来的经历。 于是我去b站看了《安妮·弗兰克的密室》这部纪录片,期间很多次眼泪在眼眶打转,尤其是当看到安妮儿时两个好朋友已白发苍苍,说话时手在微微发颤,她们逃过了战争这场灾难,接受采访时已经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不仅是为安妮的命运感到难过,更是因为联想到那个悲惨的年代有太多像安妮一样的犹太人,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却要收到这样残酷、绝情的对待。他们十分热爱生活,未来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可是却被战争扼杀掉了他们的一切可能性。 安妮儿时的好友回忆说,她们印象中的安妮一直是很自信的,傲慢并且无所畏惧。她们也提到,安妮从小就爱写作,文笔很好,如果她知道她的日记能够出版,一定会非常高兴。 “如果她还活着,一定也能做到” 安妮的日记戛然而止, 自那之后他们发生了什么? 1944年8月4日上午十点,安妮一家,彼得一家以及杜塞尔牙医由于被人告密而被纳粹党抓走,此时距离战争结束已经指日可待,可惨绝人寰的纳粹党仍在垂死挣扎,妄想在战争失败前彻底“消灭”犹太人,他们觉得,这也算一种另类的胜利。 密室的八个人被纳粹分别带到集中营,经历了艰苦的体力劳作、恶劣的环境和传染病的袭击,他们带着不甘和痛苦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死去,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成功活到了战争彻底结束那一天。 看纪录片时,最让我感到难过的除了安妮,还有彼得。欧洲战事结束的三天前,彼得在茂特豪森集中营死去,死时仅仅只有十八岁。令人难受的是,安妮也是死在了集中营解放的前半个多月的时间。 1960年,安妮与其他七人曾经躲藏两年时间的密室旧址被设为了博物馆,被人们称作“安妮之家”。 这里已成为阿姆斯特丹知名的博物馆,纪念着安妮一家和彼得一家两个犹太家庭以及牙医杜塞尔八个人。 如今,每天慕名去“安妮之家”的人络绎不绝。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安妮他们被抓时,她的日记被留在密室里,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梅爱朴将它一直保管着,直到安妮的爸爸从集中营被解放。后来安妮的爸爸一直致力于推广女儿的这本日记,这也是在帮助安妮实现她的梦想。 安妮是那么聪明,那么有理想,如果她能活到战后的话,她一定会靠自己的力量,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做一名记者或是一名有名的作家。 很幸运,这本日记留了下来,安妮的坚强将永远刻在人们的心上。 在我眼里,我早已把安妮当做我一个亲密的朋友而不是书里离我遥远的上个世纪的人物。 她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她的精神也鼓舞了很多处在困境中的人,时刻提醒着我们,如今能在阳光下自由呼吸的生活尤其美好,我们应当为如今的生活感到幸运,并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更好的生活。 再见,小安妮,愿你永远幸福,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