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励志网

《历史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读后感精选

分类: 经典文章  时间: 2022-03-01 15:56:02 
点击全文阅读

《历史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读后感精选

《历史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是一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著作,2021-12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读后感(一):历史学真的很有趣

我看书一直都很随意,没有特别的计划。后来在一次讲座上,听到了“通识读物”的概念,才发觉自己读得太少了,就开始留意这类书籍。之前读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一本书读懂30本社科名著》觉得收货很多,这次这个系列一出,就果断选了《历史学原来很有趣》《传播学原来很有趣》来读。果然,没有失望。

“所谓通识文化,就是打破知识的界限,联通知识的本质。通识知识的基础特性决定了它是人们走向思考的必经之路。”启发我读通识类作品的就是这句话。比起一些学者自己分析整理的通识,这套书的架构设计更有趣一些。

书中设定了一个等同于读者的主人公,小虹,她是一位报社的实习记者,还处在写文章达不到发稿要求的阶段。经常受到领导的指责说没有深度,苦恼之余通过朋友的关系参加了某大学的一次历史学的课程,而这个课程是VR 和AI 技术加持的。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见到”作者(学者)“真人影像”,进入作者当时的时代,并与之交流。这样,随着课程的一节一节展开,小虹和她的同学,就依次跟希罗多德、汤因比、李济、赫勒敦等16位历史上很有名的大师有了交流,答疑解惑知识,同时也给我们展现了这16位历史学大师的主要观点。

虽然这样的故事框架下,会时不时地有小虹关于写作的心得和感悟,但与大师对话的形式其实非常容易让读者接受,学习吸收的速度也就会更快。这16位大师直接来讲他们的代表作,讲他们对历史的独特看法,讲他们是怎么研究历史的,还有他们独特的历史写作方法,让读者对整个历史学有个基本的了解,以后读历史著作时就知道应该注意什么。这就有点像是几大菜系的主厨给你讲各自菜系的特点,掌握之后,再去吃饭,就知道这饭菜里的奥秘了。(本书还有一个特别棒的地方就是漫画插图)

除了16位大师的主要观点的学习之外,这本书在一开始就跟读者解释了为啥要学历史学,过去的事情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历史到底是研究什么的这些疑惑。历史学其实最细节其实是研究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的发展进步。我们读历史的时候,需要常做的一个思考联系是“带入法”如果我是他,我将如何抉择,又会对历史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中国的读者或者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就明白了历史是有规律的,因为“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我们很小就知道,我们也因为熟读中国古代史(我是看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夏朝的存在还有待证实)、近现代史,而受到了思想局限。学过汤因比老师的课程之后,才知道原来希腊、欧洲他们的国家、社会不是这样发展的,朝代政权的更迭更趋向于“成由勤俭败由奢”,打天下的时候爱民如子,但是天下太平之后就容易引发腐败,再受到宗教影响,很容易被起义或僭越。

随着读书以及个人生活阅历的增多,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读通识类书籍可以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读这套书就会有这种感觉。可能在中学的时候读本书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现在读起来确实不太费力,反而是觉得自己平时要多关注一些世界史尤其是古代史部分的内容了。

《历史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读后感(二):读史在于思辨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很多事情,当我们站在此刻回顾过去的时候,也难免会心生感慨。所谓历史,简单点讲可以看做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最近读了《历史学原来很有趣》这本书,仅学到了很多历史上的知识,了解了很多历史上的故事,并且也对什么是历史学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这本书汇聚了16位历史学大师的精华课,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并且让我们重新去思考那些熟悉的历史事件。

我曾经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历史,那些过去的事情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还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必要呢?科技的发展似乎让我们与过去的生活有了越来越大的差距。

我今天才意识到,我忽略的是,虽然历史的车轮不停的向前,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很多的改变,但是事物发展的本质没变,规律没变,掌握了这些,才能够拥有应对一切变化的法宝。

“当你读到古人面临重要的选择时,赶紧停下来不要再读了,想想如果是自己将如何决定,为什么要这么做。想清楚后再看古人是怎么决定的,原因何在,结局如何。最后将自己的决定跟古人的相比较,看看有什么异同。要不断思考怎样将古人的智慧应用到现代生活之中,将历史的经验融合到现代社会之中,这样才能将古人的智慧为己所用,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

在具体的内容上,这本书主要是围绕着一些经典的历史著作展开,比如《历史绪论》,《史记》,《全球通史》,《大国的兴衰》等等,这些历史著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真相,让我们能够透过时间的迷雾去了解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在书的内容中,提到了很多研究历史,记录历史的方法。我们知道,我们了解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过书籍文献的,这些文献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些文献的内容,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写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不断研究的。

在讨论《历史研究》这本书的时候,谈到了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本质区别。在原始社会,人们模仿的是过去,是已故的祖先,所以传统习惯占统治地位,这代表着一种静止的文化,所以社会停滞不前:但是在文明社会,人们的模仿对象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那些已故祖先,而是那些富有创造性的人,也就是模仿的是未来,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所以文明起源的性质,是从静止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过渡。 我们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社会演变的进程,当然这包括发现在演变过程中,社会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积极的变化。

有时候我们会问“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样的哲学问题,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同样需要去回应类似问题。阅读历史是找到答案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我们还需要意识到的,想要写出一篇好的历史著作,并不是只需要了解历史事实,并且有好的文学才华就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对历史有着理性的判断,对历史的内在特征有足够多的认识和研究。对于每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这都任重而道远。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受益很多,对历史,对世界,对人生都有了更多的认识。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但过去的永远在过去活着。

《历史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读后感(三):我们为什么阅读历史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历史?因为以史为镜可以贯通古今,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

有人说,历史学中,有我们用之不尽的知识和财富。历史,凝结了人类的智慧。

《历史学原来很有趣》一书可以读尽16为大师讲的历史课,不枯燥,不难懂。风趣,幽默,历史上那些远不可及的大人物,大事件,被大师们剖析开来,也就是一个小故事,或是一段有意思的情节而已。

要是能将历史和工作结合,学以致用,就是最好的阅读实践了。

历史学,简称史学,是对历史的专门研究。

19世纪的法国古郎士说,历史不过是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事件的极聚,是人类社会的科学。

《历史学原来很有趣》和其他的历史课不同,它采用了古今中外著名的16位历史学家,16位老师来讲他们的代表作,以及对历史的看法。

司马迁为了写完《史记》忍受宫刑的屈辱没有结束自己的命运,因为他对自己这部史书充满信心和期待。

《史记》记载了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司马迁在位被俘的李陵在汉武帝面前辩解和作保,认为李陵以少数兵力抗击匈奴实属不易,不幸被俘也不是李陵本人所愿,司马迁认为李陵会会来的,结果李陵辜负了司马迁的信任,他是真的叛变投降了。

这件事情,导致司马迁直接被汉武帝赐予宫刑。当时这个刑罚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极其侮辱的,司马迁也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他想到自己还有没写完的《史记》,就把这个念头放弃了,最终还是坚持拖着一副残躯,用真实还原了历史,写完了自己的史书,成为一代名家。

司马迁的父亲也是一名史官。司马迁从小跟随家人游遍大好河山,后来又接手了父亲未完的史书撰写,在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之后,对于史书的编写也有了不同的认识。

司马迁为了感受历史曾经历经两年到过很多地方,他在汨罗江背诵屈原的诗,自己深感境遇不同而泪流满面。

用真诚的态度去感受真实的历史,考证历史的存在和可能,每一步都是作者的心血。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好的韩信传和屈原传,都是因为他个人除了对历史的了解之外,还有自己去考察的结果。

在写《史记》的过程中,司马迁也曾提出过问题。比如:人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并且记住历史教训呢?还有,历史发展的规则又是什么?以及,在历史中个人应当有什么作为?

司马迁后来在自己的书中回答了这几个问题。

比如说人既不能无视历史也不能照搬历史,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问题,面对不一样的局面,应该借鉴历史,但是要灵活处理自己的当下。

历史只是一面镜子,不是所有问题的标准答案。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

但是每个人都是创造历史的一份子,每个人在历史中都扮演者的不同的角色。人的一生就是要最大化的实现个人价值。

司马迁说他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功成名就,哪怕早上出名,晚上死去,都是值得的。为了实现个人目标而努力,就是人生的价值的体现。

《历史学原来很有趣》采用的是对话体形式,作者用一个现代人物和历史学家去对话,通过问答,来展现不同的历史学家对于历史的看法。这个还是挺好有趣味的,读者并不感到枯燥。

历史,一定是有意义的。

阅读历史,就是汲取历史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少走弯路。阅读历史也可以让我们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当下的世界。历史可以为我们答疑解惑,也可以为我们清正言明。

《历史学原来很有趣:16位大师的精华课》读后感(四):《历史学原来很有趣》:16位史学大师讲授的历史精华课

说起历史,身为文科生,对此并不陌生。但从小到大,自己阅读和学习历史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是照书背诵、按要求答题就完事。所以当完成了考试任务后,便不再主动地去阅读和了解历史方面的内容。

因此,在我的感觉中,历史相关的内容多少有几分沉闷,而历史学更是枯燥无趣。

当我翻开《历史学原来很有趣》这本书却发现,其实历史学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着复杂庞大的专业知识体系,它也可以很有趣。

本书通过模拟上课的形式,由中西历史学领域的16位大师担任课堂导师,为“学生”,其实也就是读者们,在现场讲解历史学的有关知识,并进行互动交流,为我们呈现了16堂历史学精华课。

这些大师包括有古希腊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阿拉伯历史学家赫勒敦、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李济、史学家及国学大师吕思勉,等等。

通过创意的课堂形式和活跃自然的师生互动进行知识的传递交流,使原本专业深奥的历史学知识也变得通俗有趣起来,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并从繁杂的内容里获取到精华知识部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学的方方面面。

大师们所讲述的内容包含了历史学的各方面内容,其中有他们的历史学著作。通过大师自身的角度来进行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看似枯燥深奥的作品背后,作者是如何进行内容和体系构建,读者可以如何通过这些作品来学习历史学。

譬如希罗多德讲解了《历史》,汤因比讲解了《历史研究》,塔西佗讲解了《编年史》,司马迁讲解了《史记》,斯塔夫里阿诺斯讲解了《全球通史》,等等。

此外,还有关于如何认识年鉴学派、英雄史观的问题,对考古学和民俗学也进行了科普。这些都构成了一个全面而庞杂的历史学学科体系。

也许有人会感到疑惑: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已经过去的遥远的事情对我们还有什么用?除了要“以史为鉴”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也时有这个疑问。

经过大师们的讲解,我醒悟到,历史学的形成,并非只是简单地记录过往曾经发生过的人的活动和历史事件。从对历史事件的发掘和记载,到史料的搜集和筛选,到各种分析梳理等等,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内容。

历史学家们对历史学的构建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特别的思维认知和工作方式的建构过程。对于历史学的写作,不同的大师有着自己的方法和风格,这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很强的参考和教育意义。

譬如希罗多德在写作《历史》过程中,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典方法,包括如何搜集史料和进行历史写作的问题。希罗多德通过文献史料、考古史料和口述史料这三大渠道来进行搜集,然后运用逻辑推理去分析。对于一些可疑的材料,还会不远千里亲赴实地进行考察验证,十分认真严谨。这种求真精神不得不说非常难得,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希罗多德会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同时插入大量的自然事物,也许有读者在阅读他的作品时会感到不解。本书则通过希罗多德的口来进行解释。他认为历史并非只是人的行为记录,而是涉及到地理、环境、习俗等情况。历史故事也并不是简单的记录,而要将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交代清楚,才能追寻到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汤因比则采用“大历史”宏观叙述手法来写作,将历史现象放到更广阔的范围进行比较和考察,将不同区域、不同年代、不同文明、不同国家的历史串联起来,使我们在了解历史时有更强的整体观和世界观。这种思维理念也正符合了如今全球经济文化发展一体化的趋势,能帮助我们以国际化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历史与现状,对未来的发展有全面的认识。

我们熟悉的吕思勉,他所撰写的《中国通史》为什么得到许多人的喜爱,也正是因为有着其独特的体例、写法和内容构建,并从中体现出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可以说,通过史学大师们的引导来学历史,不只是了解一些历史故事,更重要的是学习大师们钻研知识的工作态度、不同寻常的思维认知方式,以及对专业知识的独特观点和历史观。

通过本书16位大师们所讲解的历史精华课,我们不止能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也会对人生,对周围的一切,对这个世界都有新的认识和感悟。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