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励志网

《上海之死》读后感摘抄

分类: 经典文章  时间: 2022-03-12 22:04:20 
点击全文阅读

《上海之死》读后感摘抄

《上海之死》是一本由虹影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之死》精选点评:

●情节不太饱满。比想象中的仓促。期待电影。

●故事很好,文笔一般。

●期待電影

●2019的遗憾之一就是<兰心大剧院>撤档,唉

●大歷史下的個體命運真是永遠充滿魅力,真實歷史与虛構情節之間的交錯感十分誘人,順勢在上海的街頭巷尾重新遊蕩一遭,歡喜;內心波瀾的描摹和個人往事的回憶上著墨不少,頗多動人之處,幾個主要人物也各有性格,奈何關鍵性的相遇、情感轉折、重大選擇都只用粗線勾勒,或是強加情感元素,或是跳脫進回憶里消解掉,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導致人物反而越到後面越是面目模糊;最後跳出來的劇社導演的地下黨身份和感情線真是一塌糊塗,連帶暴露了兩個死得一塌糊塗的「戲子」也只是為了能夠被附加某種身份罷了。高開低走,改編成精細劇本的壓力不小。。/在情感線索上嗅到了《風雨雲》的錯亂感,默默下調了期待值…

●她是Miss Indigo,可在这之前她就是于堇了。

●期待《兰心大剧院》。喜欢于堇的休伯特。

●兰心大剧院补

●看到最后才明白,上海之死就是粉饰太平下各怀鬼胎的局面的终结

●有些情节还蛮香艳的。想看贾坤怎么演夏皮罗。

《上海之死》读后感(一):狐步舞的幽灵

《上海之死》是一部充满传奇和戏剧性的作品。坐落在十字路口的那家小小旧书店,看似毫不起眼,店主是一个亲和的外国老头,其真实身份却是美国情报间谍。这一角色属性,在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在间谍云集的上海,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于堇作为中心人物。倒是有女性作者创作的一个通性:理性、完美。在女性创作者的笔下,女性成为纷乱时代的主角,成为改写历史的关键人物,这倒是符合自八十年代以来,反抗男权社会,为男性怯魅的通常女性作者的风格。其中所表现出的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在上海滩这样复杂斑驳的社会更增添了一丝神秘和传奇性。这样的城市就应有这样的传奇。可能是我作为女性的身份,更让我注意的反而是作者放置在故事后半部分,于堇和谭呐两人懵懂而不可说的感情。作者并没有用太多笔墨描写于堇的情感,那一点着墨蜻蜓点水般的放置在紧急隐秘的任务之间,让人一不小心就容易划过去,视而不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尚未开放却已凋谢的花朵,和着淅淅沥沥各种姿势的尸体,给上海滩笼罩了一层悲壮和悲情。从于堇开始,在传奇的故事,紧张的情节背后,虹影那颗孤寂的心,若隐若现。可以说,从《上海之死》到《好儿女花》,不管故事怎样的变动,城市怎样的变换,虹影内心孤绝的灵魂从未飘去。她的人物自当和她一样,自强、独立,又渴望爱情。

《上海之死》读后感(二):读《上海之死》

国际饭店上于堇向后一跃,摔在南京路边,后颅开裂,如同这本书一样,随着这一跃便黯淡了色彩。狐步上海,于堇穿着红裙子跳舞,在黑白电影里没体现,于是于堇不再艳,而是变得更像三十年代的报纸,也更像是那个孤岛年代。

《兰心大剧院》改编很多,简化了人物,改动了节奏,曾删了情节,于堇没了纯真的一面作铺陈,更扑朔迷离;谭呐也被择去了共党身份,一心向戏和于堇;倪则仁没了公子哥气质,最震撼的词也没说出来;白云裳剪学生发型,似乎就像是王佳芝;莫之因颓废气足,却少了几分精致。

书里情节不很出彩,人物却难得,意料之外出现的胡兰成,虽只三言两语,却能让我一下子与邵之雍联系起来。

再说白云裳。她比电影里更强烈,也更中性,电影里的她更纯真,有娄烨女主的一贯气质,甚至最后一阵反抗后死在莫之因的枪下,显得如此悲壮正派。不过书里不是这样,书里白云裳从来是个镇得住一切对手的女人,骂便骂,笑便笑,双面间谍,尽管死像更惨烈些。她动刀子后,有句子说“白云裳洁白的肉体被喷得像个花豹”,其实这个有意无意的比喻实在是好。

我知道她死时那段滑稽剧,作者是想写莫之因与她狗咬狗,而这部作品到头来写白云裳也是为了衬于堇。但白云裳的确是让我爱上了她,她有种轻贱自己的傲气,与于堇的天生傲气不一样,大概因为她的命运与于堇很像,可是她生在松花江畔,她的命里没有休伯特先生,却有一副美丽皮囊。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什么群玉山头,瑶台月下,李白这首诗是典型的男人意淫。”

“我自己用这名字。我意淫自己。”

《上海之死》读后感(三):《兰心大剧院》之于《上海之死》

这是迟到的影评,也是新鲜的书评。一部非大众化却让人回味无穷的电影,一本豆瓣只有25书评却让人沉浸其中的小说,不能说绝好,但也相当推荐的。

首先,对娄烨不熟悉,可以说是第一次观看她的作品,所以对于普遍说的“风格很娄烨”并没有共鸣,我只是单纯地觉得黑白处理、去掉多余的背景音乐,这样的方式很适合虹影的这部小说《上海之死》。

而虹影的《上海之死》,没想到吸引我的是对环境的描写,有个词叫:寓情于景,作者对此可谓游刃有余,非常容易就让人沉溺在其气氛中,恍惚以为自己就是身处其中的旁观者。

本来打算小说看完再二刷一遍电影,但是真正看完后又觉得就这样吧,让一切停留在最初最原始的状态吧,电影之于小说,其实是不一样的表达。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小说着重以人物之间的联系诠释“痛”,结局也更为纠结与壮烈,当然最后我认为于堇还是有了想托付之人,但到了心照不宣之时却还是被迫止于互诉之前,该“痛”与于堇更追求完美化的心理状态更让人唏嘘,特别是于堇与其养父的感情联系、接近古谷三郎以色与肉套取情报后于堇的状态描写,较之电影更加细腻,也更加有助于人物塑造;而电影相对而言更温柔,虽然它以单调的色彩传递“痛”,但削弱了其他人物的立体感以将关注点都投放在于堇身上,最后那种乱世之下,依然动情,哪怕万劫不复的近乎自毁,带来的不仅是哀伤更觉动人,于堇甚至背叛了生命,但都无法背叛自己的心,自己被谭呐的天真纯粹所吸引的心。

而针对剧情改编的一大妙处,除了“戏中戏”的设计外,个人觉得最后高潮部分那段从舞台朝观众开枪的设计更加微妙,电影戏中戏的表现虽然让你经常虚实不分,但那一枪,把电影外的我们以及电影中看戏的“观众”,均残忍地拉向现实,不管你接不接受,乱世之下注定不会有长久的娱乐;而小说中的“观众”,则一直在这个表面平和的上海假装纸醉金迷,歌舞升平,乱世的残忍隐藏在其他人物后续的遭遇中。

再来谈谈角色,大女主设定下,电影对很多人物设定都做了改动,要说有部分在我看了诸多点评后稍微理解了,但莫之因这个角色,无论如何还是觉得改得着实不惹人喜欢,少了一股文艺圈人士舞文弄墨就算是假装也该有的文书气,却加重了其老奸巨猾、贪财好色却懦弱如鼠,不清楚是否“刻意”为之。于堇作为绝对主角,肯定获得了大部分焦点,简介中介绍作者的一番话也能借以说明于堇——“她固执地以自己所爱的方式抒写内心真实的爱恨,怀揣利刃面对世界,尖刀下去,痛极的是自己”,是虹影,也是于堇。

我最想说说古谷三郎,电影这样的改编我觉得最想传达的是:即便是敌军也不是罪大恶极的首领,只是活在昔日幻像中的痛苦内化的温柔男人,他作为战犯让人感受到其面目可憎的同时,身上也多了一层对战争的麻木和抽离,电影一个好的地方在于,它有很多原作中没有的细节,而细节最能打动人。“战争推着普通人往前走,逼普通人家破人亡背井离乡,铁蹄践踏了一切,猜忌和利用狠狠地羞辱了亲情爱情和友情。”,与以往的国产抗日题材电视剧和电影不同,这部影片却罕见地表现出一定的疏离姿态,它将一个问题抛给了观众——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呢?

其次,对比小说,我选择把一定笔墨留给谭呐,要知道,他共产党人这个身份在电影里被抹去了,他的左翼倾向仅仅在舞台剧中体现,因此他成了主要角色中唯一一个没有双重身份的人,一个纯粹而真诚的人,因此他也成了这部谍战片中最为独特的存在。而这样改后的设定,似乎更能理解于堇为何会对谭呐付出真心,最后冒死也要跟他待在一块,因为有着多重身份的于堇无时无刻不在演戏,甚至于在养父跟前也演了一出好戏,所以她才更向往谭呐那一份真与纯。而小说,最后关头的描写能察觉到他俩存在感情,但恕我愚钝,从文中完全找不到丝毫线索指向,比于堇对白云裳的感情更加突兀和不解。

最后,是白云裳,这个人物的改写,实话说,好坏参半。从性情上,她不矜持不清高,电影里可能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白玫的化名与于堇更为对仗,白玫于堇,于堇白玫,很搭。电影里,百合味道更浓烈,她毅然决然替她去完成那场独角戏,她为她最终没能逃离而深感痛惜,这里还有个细节,电影里于堇目睹了白玫的死状并亲手闭上了她的眼睛;小说里,于堇从别人的口中得知白云裳的结局,可能有可惜但还不至于痛,在这里,她们之间表现得更像是女性之间特殊的默契,她们之间更为相像,她们可以势均力敌地在话语之间连斗好几个回合,一开始于堇对白云裳的触摸更多的是感到恶心,而后面有发生转变但我理解的也是各取所需的导向,这样渐进式的感情线个人觉得比电影里白玫一开始就热情得类似于“私生粉”的设定更让人接受。但也有人说电影里于堇对白玫的催眠使得两人的关系得到根本性的转折,催眠本是一种试探,结果于堇却从白玫心底的柔弱、孤独中仿佛看到了自己,两人反而由假装伪饰转向了某种不言自明的约定,这样一说,反倒觉得神奇,说来还比小说中不明原因、不知为何的身体触摸更能理解了。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