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古诗词的作文4篇
【必备】古诗词的作文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的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的作文 篇1唐人说,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平平仄仄,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悠远意象是诗;
宋人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霸气的是词;
元人道,断肠人在天涯的思恋,白草红叶黄花的悠扬曲调是曲。
——题记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由此可见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去读。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你能透过某本书看到作者描绘出的意象时,就表明你用了心,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做塑造的意境。但,这只是前言,我真正想说的东西不是呼吁你们要多看书,用心看书。可是读书却让我真真实实的看到了这个世界。
唐诗百首,宋词优美,元曲清悠,正是这些古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给了我在阅读上最大的感想。
我在古诗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王朝的衰盛,时光的变迁;领略了被贬的无奈与对抱负难以施展的痛苦,年轻的豪情壮志;也从宋词中欣赏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大海的磅礴大气。我不得不感叹这些诗词曲中包含内容的丰富多彩。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成了我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收获。
诗,是现代历史传承下来中最悠久的文化艺术。而它发展的时期也是在一个整个中国历史来说最昌盛的朝代——唐朝。唐朝是一个注重与外交的朝代,但是唐朝在外交的同时,也深深巩固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唐诗得以闻名于世界,传承于中华。唐诗辞藻华美,音韵悦耳,所以我最喜欢读的自然也是唐诗。但对于唐诗收集最全的书籍并不是我们朗朗上口的《唐诗三百首》,而是《全唐诗》,这本书一共完好地保存了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唐诗,其中连作者都详细记载,共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优美的诗句。这么庞大的工程,其作者不可能为一人所编制,而是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这本书所真正拥有的唐诗比起《唐诗三百首》来说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俗话人无完人物无完物,在众多唐诗中也分三六九等。唐朝的诗人中大部分分成现实主义派与浪漫主义派,在现实主义派的诗人中,最为代表的人物非杜甫不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浪漫主义派的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也是杜甫的好朋友---李白。但我最钦佩李白的诗。他的诗不仅抒发个人情怀,还表达出来对自由个性强烈的渴望与追求。诗词流利上口,语言自然,值得反复回味。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豪情万丈,有“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寂寞孤独,亦有“低头思故乡”的哀婉思念。我更折服于他诗中的那份自在,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
词,在元朝指的是合乐的歌词,所以很多人都称之名曲调、乐府等。词的盛行又与诗的年代不同。词不讲究对仗工整,所以它盛行于文风自由的宋朝。都说宋词宋词,所以在宋朝时期它的发展也达到了巅峰。但是在这一时期的皇帝却很昏庸。但这在位年间的皇帝对于文学的推崇确没有阻断,反而使他更为昌盛,所以词在宋朝达到了一种实质的鼎盛。词,便是那时候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体。词的文风可以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说起婉约派,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因为女大诗人———李清照;而豪放派最为代表的人物必然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苏轼。文坛史上三苏的影响可是很多,我所爱的自然也是他。他的辞藻古典华美,内容更是奔放华美。他写下的词意境宽广,词风多变,每次下笔都有一种长袖泼墨的感触,每一句词句纵横天下,生动形象的倒映出苏轼的色彩,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正因为这样,我总迷醉于他的文字。
曲,这种文体我虽然并不了解,但元曲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也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可能是因为他在我国疆域版图最大的元朝,所以它的很多代表人物都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特色,元曲也便由此传承,一起和唐诗宋词平起平坐,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一般大家谈起元曲,最著名的便是马致远了吧。他的元曲代表作品《天净沙·秋思》,也是我们这群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要背的,所以我为了解也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几个短短的词语组合便让我和诗人深刻进入到了一个悲凉哀愁的世界,也贴身感受了游子们的归家不得的悲惨心情。如今,枯藤依旧,昏鸦不在。天涯游子们骑一匹瘦弱的老马出现在一派凄苦的小乡村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从而深深地抒发了一个无法归家的天涯游子归而不得的’哀怨缠绵。每每联想到这样一副情景,我的心中也跟着无限凄凉,对元曲的喜爱也更甚。
诗词曲,截然不同的文体,也带给我三种无与伦比的感受。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快感,也让我赞叹不已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化。这些贯穿古今的文字,牵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方框文字,更大的是对后人得以品读的乐趣。
这便是我眼中的诗词曲。
古诗词的作文 篇2每每沉浸在空灵的诗行里,就开始了寻山问水的旅行。在泛舟赏月的刹那,细听最古朴最真切的声音。
清澈的夜色里,风中低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些或深或浅的心迹交织成晓风残月,勾勒出地老天荒;有声音沾着雾气,吟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清绝荡尽时光尘埃。轻轻柔柔的声音念着这些文字,或欢愉或哀伤或怀念或悲苦,不忍唐突了它的风雅美丽。
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便道尽时代的几多盛奢,一个自由在诗中的风流才子,在历史中走过。李白,你对月独酌,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光如华,清亮不似人间物,悠悠流转人世俗尘,独独应了你的景;夜半饮酒愁更愁,却又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尘世烟云,你潇洒走过。
你说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你吟“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你的几许闲愁,江水难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你留下愁思缕缕,情伤切切,暮雨入画,将离愁绘入这纸深秋。“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女儿家心事也曾让两眉羞,女儿家的娇羞与灵动也曾淋漓尽致的展现“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世事坎坷,物是人非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易安,你也曾道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语,怎一女子,享尽这穿越百年的孤独?
在柳堤河畔,或伫倚危楼,且吟一首小诗,且听一曲清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低吟浅唱,沉醉在唐风宋雨中……
古诗词的作文 篇3大家应该都知道李白写过很多有名的诗,其中有就有一首古诗《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主要在讲诗人李白在抒发路途上坎坷的苦痛和忧烦,前两句是写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闷心情,然而,三、四两句是写自己虽然竭尽全力寻找出路,但阻碍重重。接下来两句,写出了自己在寻找人生的路上的急切的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找出路。
读了这篇古诗我有很多感受,李白竟能在如此坎坷的情况下还下定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这让我想起我学自行车时的情景。
那次我姐姐为了能让我早点会骑自行车,早早的地醒了。一开始,我连车龙头都控制不住,它好像跟我有仇似的,不听我使唤,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直到后来,我摔了下来,摔了好几次,身上一块青,一块紫,都不成人样了。可是,我还是不放弃。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经过我的努力,几天后我终于会骑车了,我成功了,是用我那汗水换来的。
滴水能把石穿透,何况我们人呢?要想像滴水一样把石头穿透,就必须先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古诗词的作文 篇4中国古诗词篇什众多,闪烁着先哲们洞悉世界的智慧光芒,展示了古人多姿多彩的艺术
情怀。尤其是这些诗篇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之情更是难 能可贵。在国人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眼光来赏析这些诗词中 的生态意境,有着特别的意义。
留恋春光,钟情绿色。中国古诗词中对春光绿色的留恋、赞美可谓比比皆是。唐人贺知 章的《咏柳》便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万物复苏、绿叶满眼的春天景色。诗篇着 墨不多,却清丽淡雅,曲尽其妙。韩愈在《晚春》中写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 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首诗描写的是晚春的景象,诗人没有将更多 的笔墨放到描摹自然景物上,只是攫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草树、杨花、榆荚,通过对比来昭 示春天即将离去。在诗中,花草树木仿佛也有了灵性,知道明媚的春光即将离去,便以姹紫 嫣红的繁花来留住春天。而相貌普通的杨花、榆荚没有绚丽的色彩,只能如白雪般漫天飞舞。 作者渴望留住春天以及留恋春光的心情跃然纸上。中国古诗词中吟诵春天绿色的诗句还不胜 枚举。如辛弃疾在《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白居易在《江南好》 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均以鲜丽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原生态的 绿色春景。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对"春"和"绿"的向往不正是我们如今环 境保护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吗?
亲近自然,吟咏山水。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多半是 与自然山水有着密切关联的。 唐代诗人王维在《桃源行》中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 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 卷。苏轼在赞美西湖景色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 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就像一幅朦胧的山水画,读来让人有一种美 不胜收的感觉。南宋大文豪朱熹在《活水亭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 影共徘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尤其是这后两句,可谓意蕴深刻,其暗喻 我们姑且不论,单从字面上理解,其内容与我们如今强调的水源地保护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赞美生命,呵护生灵。古人开明的生态意识不仅仅表现在对青山绿水的赞誉与亲近上, 还包含着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即把枝头 的鹊儿、鸣唱的知了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描述得鲜活而又灵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万 物共生的和谐与活力。可以想见,作者如果没有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笔下是难以流淌出如 此栩栩如生的文字的。而文字的形象描绘终究还是作者内心热爱大自然情感的真实写照。白 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亦十分活泼新鲜。这 两句诗上句写莺,下句写燕,正可谓莺歌燕舞。一个"争"字将初春时节鸟儿唧唧喳喳、争 抢向阳高枝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同时也更增强了我们 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其实古人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岂止是赞美。更 可贵的是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王建在《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 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他的另一诗作《题金家竹 溪》中所说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提及的也是如何调整人与野生动物关 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