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秉节约之风,建勤俭之国
国旗下讲话:秉节约之风,建勤俭之国
文/肖越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秉节约之风,建勤俭之国》。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如甘霖,能让贫瘠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它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纵览全球,许多国家都把节约奉为立国之本,为此联合国专门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每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勤俭日”,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穿越记忆的长廊回望,朝代的兴亡不仅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更见证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汉文帝厉行节俭,俭朴勤政,最终开创著名的“文景之治”;唐玄宗沉溺酒色,“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致使国政混乱,激起安史之乱,最终葬送了一个盛唐。历史反复证实,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是难以长治久安,难以自立自强的。以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粮食安全问题为例,面对美国和其盟国对中国的打压与包围,毛泽东主席做出了“深挖洞,广聚粮”这个指示,目的是让全国人民注意粮食安全,做好备战、提高警惕。“无粮无以立国,粮安则天下安。”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再次指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关乎国运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秉节约之风,建勤俭之国,需要我们有危机意识,更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同学们,大家知道从一粒种子变成白花花的稻米要多少时间吗,130天。这130天里,农民要整地、选种、播种、育秧、插秧、施肥、除草、杀虫、灌水、筛谷、碾谷等等。他们就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的养护,只为这一粒粒粮食能到我们的餐桌之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每节约一颗粮食,就是对农民每一滴汗水的感恩。袁隆平爷爷,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的粮食事业,虽斯人已去,可音容依在,我们应胸怀敬仰,心怀感恩。我们的感恩之心还应给粮食本身,正是一粒粒稻谷让我们身体慢慢成长,健硕,让我们可以在这个多彩的世界激情奔跑,静静思考,慢慢品味。
节约粮食是全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光盘行动。学校安排了志愿者文明值岗,帮助收集整理学生们饭后留下的餐盘和剩菜剩饭,提醒就餐的同学们要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目前大多数同学形成了良好的就餐习惯,能够做到不丢剩菜剩饭、按量拿取;自觉保持桌面卫生,杂物随盘带走。
厉行勤俭,反对浪费。除了节约粮食,我们还能做什么?反思一下,教室和办公室没有人的时候,能否做到人走灯灭?笔记本、作业本、打印纸、习题纸,有没有反过来用成演草本?大家是否自备水壶、背包等,减少使用塑料瓶、塑料袋?每天来到校园,有没有做到绿色出行,低碳环保?……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在此,我倡议:培养良好的勤俭习惯,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人走水断流;节约用电,人少时少开灯,无人时不开灯,放学后及时关灯;节约用纸,不随意撕、扔纸张;节约用餐,敬畏粮食、尊重劳动,以光盘为荣,以浪费为耻;坚持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生活、学习用品循环使用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我们的生活,是老一辈凭着粗茶淡饭奋斗出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珍惜当下的生活。我们应牢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这美德才让我们的民族长久不衰,才让我们的国家日益走向强大。要把勤俭节约的美德永远传承下去,并不是依靠短暂的热情与口号,而是在于世代的坚持与行动。让我们做勤俭节约风尚的实践者、示范者、传播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秉节约之风 建勤俭之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