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励志网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10篇

分类: 读后感  时间: 2022-07-11 20:09:56 
点击全文阅读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10篇

《枕边的男人》是一本由[法]埃里克·奥尔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一):她给了他什么?

一个高位截瘫的女人。一个吃喝拉撒都完全需要别人照顾的女人,能给他什么?

男人是个非常简单的人,他的生活中,曾经应该多数只有有拳击吧,否则,也难于成为一个拳击冠军。事物发展总是这样,走到辉煌,爬上顶端,终究是要成为历史一页。 男人,离开拳击,迷失在过去中,不愿意看见今天的自己,找不到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潦倒的他,只是需要一份工作——活着。于是看护这个法国女人,成了他的一份特殊工作。 这个倔强的,高位截瘫高贵的女人能坚强的活着本身就给了这个颓废的男人好好生活的力量。 她笑起来透露出的幸福感和活力像一缕泉水,让他感到甜蜜。她的生活本该是充满着阳光和欢笑的。

简单的男人,做什么事都是简单的。好好照顾她,让她感受自然,享受阳光,体会幸福就成了他简单生活的目的。

故事的结局? 也许没有结局吧。 我们都太在乎结局,如同她担心他会离开,纠结痛苦受伤。伤害常常是自己给自己的,在乎了,所以受伤了。

人总要面对生离死别,学会坚强,自己就不会受伤——这个结局最好。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二):这是一种信任,如果你愿意相信这是爱情

一拿到书,就看到这个封面,然后就对书里提到的名字,在脑海里勾勒出了相应的脸孔。

这本书,我读的挺快。不是说有多吸引我,只是很好读,读起来很顺畅,也轻松。

对于我来说,读国外小说,总是一不小心搞不清这么长的名字,谁是谁。所以读着读着,就打开了电影,一边一边,先读书,再看电影。

这是一个挺美的现实故事。没有太多的复杂,更没有多少的矫情。两个真实世界里的人物,有自己的脾气,有自己的秘密,也有自己的魅力,还有自己的坚持。

无论是一根鱼骨头,还是一条狗,真的不愿意接受它闯进自己的生活,而那时在没有他之前。现在身边有了一个他,开始愿意去看、去听、去感受一些自己不曾面对的事物。放下那份畏惧,因为有人一起面对,这是一种信任,如果你愿意相信这是爱情。

面对不那么跌宕的剧情,面对如此平凡的生活,仅因为那不可忽略的性格和坚持,这就是生活的滋味了。关于大海那一段,书里描绘的比电影更加细腻,所以我倾向喜欢书了。看来我对这样的故事的期待,还是更童话一些呢。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三):因为被需要

《枕边的男人》讲述了一个让人心碎却又让人充满希望的故事。

缪丽埃尔在一次车祸中严重受伤导致长期瘫痪,心灵与肉体上的双重折磨导致她变得性格怪异,既不能正视自己的人生,又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失忆落魄的拳击手漂泊至此,为了养活自己,他找到了一份看护特殊病人缪丽埃尔的工作,这注定是一份常人难以承受的工作。

拳击手有着严重的酗酒症,靠酒精麻醉着自己的肉体,但他在这难以忍受的工作中,倒还做得比较尽职尽责,最重要的是,他坚持了下来。时间就像是人生最好的良药,在缓慢进行的时光里,两个人死水般的内心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互相取暖,互相依偎,生活不再是枯燥的看护与折磨,而是一个男人与女人,真诚的心灵上的等待。

缪丽埃尔一直脾气暴躁,也不敢出门见人,也就是说,她一直不愿正面相对自己悲惨的人生。但是在拳击手的陪伴下,她慢慢解放了心灵,勇于踏出了家门,面对世人所有奇特的目光,她开始接受自己的身体与过往,并有勇气走向未来了。

拳击手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一家破旧的拳击馆里,帮助一个有梦的男孩实现理想。拳击手带给缪丽埃尔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

小说作者以一种非常冷静的语调来讲述这个故事,让我们仿佛看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根本关注不到的现实,现实有时是极其冰冷的,但是又不乏温情。拳击手与流浪汉的友谊,便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温暖,在寒冷的冬日,因为拳击手的酒,而不致冻死的流浪汉,虽然没有内心的任何描写,可是我们能感受到他那已死的人生里,轻微的心灵悸动。

这个世界,有黑暗即有光明,有寒冷即有温暖,有死亡即有生命,故事于绝望中展开,却带给我们希望,我想,这就是作者那冷静的语调里所绽放的热情吧。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四):爱情,它已经悄悄来到

有的电影因其早已深入人心的剧本而获得广泛关注,比如《哈利波特》系列,而有的小说确实因其被改编而成的电影热映,才令众多读者关注,获得青睐。《枕边的男人》便是后者。虽然作者埃里克•奥尔德是为高产的作家,曾经出版的作品有26部之多,其《高声二重唱》和《漂亮的女园丁》也获得文学界的嘉奖,但真正让他走向全世界的作品,恐怕是这本《枕边的男人》了。正是书封面上,苏菲•玛索和克里斯托弗•兰伯特的倾情演绎,将那种透彻心扉的爱恋诠释出来,赢得观众的喜爱,才使得原著能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进而走入我的书房。

封面上苏菲•玛索坐在轮椅上,穿着单薄的衬衫,却露出最温暖的微笑,而推轮椅的克里斯托弗•兰伯特脸稍稍侧向一旁,同样挂着会心的微笑,二人的默契跃然纸上,幸福得令人艳羡不已,这也让人不禁遐想发生在二人身上的动人故事。其实故事并没有多复杂,正如我们身边的生活,更多的是平淡如水。一个是高位截瘫常年卧病在床的女子,一个是依靠酒精麻醉自己的过气拳击手,两个命运中本应毫无交集的人,在一次偶然中走到一起,并成就了温情满满。男人和女人其实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捆绑”,女人因车祸造成高位截瘫,被病痛“捆绑”在床上,自由被“捆绑”,生命被“捆绑”,迎来送往一个又一个陌生的护工,终于在男人到来后,得到了一丝慰藉。男人被消沉的意志“捆绑”,逃避现实,逃避过去,酒精是最好的伙伴,被麻痹的神经能让他忘却痛苦,抛开希望,直到他遇到了女人,才觉得生命有了寄托。

埃里克•奥尔德笔下的爱情,并不是我们印象中法国人那种热情无比的浪漫,追求的是水到渠成的意境,没有电闪雷鸣,没有风雨交加,有的只是相濡以沫。男人在拳击场上赢得了自己尊严,找回了失去的意志,返转头去寻找女人温暖的怀抱。想象着久居家中的女人坐在风驰电掣的汽车上,身边开车的男人散发着无穷的男性魅力,窗外湛蓝的天新鲜的风,生活的一切就此改变,灰暗顿无,转而光明无限,只因为——爱情,它已经悄悄来到。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五):趁时光还在

一个是因车祸而高位截瘫,除了头哪里都不能动,哪里都没有知觉的女人,一个是失去记忆和理想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邋遢男人。在护理与被护理的过程中,超越了世俗中的一切而建立了互相依赖的感情。在这部貌似以哗众取宠的书名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小说里,埃里克.奥尔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现实的,没有一点荒诞不经”的生命故事。在读过这部小说之后,我特地又看了一下由我最喜爱的苏菲.玛索来主演的同名电影。“这是我在电影生涯中,读到的最美的一部小说”,苏菲很诚恳地说出这是在她“电影生涯中”读到的最美小说,因此,她毫不犹豫地接拍了她只能躺在床上连双手都不敢动弹的电影。

缪丽埃尔曾经完美,一场车祸却夺去了她的自由,只能终日躺在床上接受别人的侍候。于是她脆弱暴躁,敏感多疑,许多应聘前来的女护工至多干三天便退避三舍。这时,不知什么原因失去过去29个年头记忆的男人前来应聘,穷途末路的家伙为了生存竟然把这份琐碎肮脏的工作坚持了下来。他曾经是拳击冠军,虽然穷的叮当响但至少培训拳击手已经能赚不少钱。起初他确实是为了钱,而他能够坚持下来,坚持伺候一个女人拉屎撒尿,坚持忍受她的折磨和羞辱,显然有比钱更深刻的动力。因为在侍候人的过程中,他感受到她的无助与孤独,而在帮助她享受阳光与大海的过程,在她言于溢表的快乐面前,他也得到了亲切和温暖。

同床共枕,原来也可以激动人心。这个连枕边的男人都还算不上的人,给女主人公死水波澜般的生活带来了阳光,大海,草地以及田野的气息。对于一个手脚不能动的她来讲,所有的这些奢侈就是那个看似野兽般长相的男人带给她的,即使那是份工作。生活中的人们,无论男女,无论神智肢体是否健全,都渴望信任别人和被别人信任,这样生命才有意义。

最近,网上在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一个酷爱打麻将的女子因为遭遇成了植物人,家人不时在她身边呼唤:打麻将了,三缺一!终于将植物女人唤醒了。爱情和信任的力量,难道不能将缪丽埃尔失去知觉的四肢唤醒?

趁时光还在,我们应当彼此关怀,我们应当心怀仁爱。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六):你的需要,我的空白

《枕边的男人》,我先看的电影后看的书,法国作家埃里克.奥尔德给我们讲述了一位高位瘫痪的缪丽埃尔寻找保姆,失业的前拳击手冠军穷困寮倒来应聘男保姆,两人从不信任不断磨擦,渐渐发展出超越世俗的爱恋的感人故事。相比小说中的细密,电影将目光聚焦于男女主人公身上,删去了许多小说主干之外的枝枝叶叶,比如,缪丽埃尔的父亲只在有偿护理的口中简略交待。比如流浪汉比如老西巴尼,电影中简洁地处理成街头垃圾堆里伸出的一只枯瘦的手。比如,小说中缪丽埃尔是有钱人,有两班护理人员电影中也将之去掉等。电影也改编了许多小说中没有情节,比如教女拳击手拳击,为缪丽埃尔反复地读书等。个人觉得,电影比小说更耐看。

缪丽埃尔是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的人,她只身来到异国他乡却遭遇车祸,从此失去自由,只能躺在床上----这样的她没有人能期望会是个好脾气。于是她的看护最多只能呆三天,找不到合适的人,而“他”来应聘,并且就职上,就有因可寻了。缪丽埃尔的不安,依赖和信任在“他”担任看护之后,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缪丽埃尔从不吃鱼,但曾经是厨师的他带来了鱼的美味,缪丽埃尔在他的鼓励下勇敢试吃并食而不厌,信任一点点建立。缪丽埃尔与他约定每天早上醒来都会看到他,而他遵守了这个约定。缪丽埃尔常年呆在晕暗的房间里,但在他的劝说下,在他的鼓励和怀抱里,她喜欢上户外的阳光、微风、花香、人群,美好而光明。缪丽埃尔彻底依赖着他,她为他的醉酒生气,为他的迟到难过,为他的没有消息担心,为他被人打乌的眼眶伤心,当然,夜半时分也为自己醒来看到这个酣睡于枕边的男人舒心。

缪丽埃尔是一个总是提出“需要”的人,而这种需要填补了“他”的空白,也促成了“他”的成长。作为前拳击手冠军的“他”,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他隐藏了自己的过去,借酒消愁而世界流浪。但是没有躯体自由的缪丽埃尔让他看到自己的荒谬,他重拾拳击的勇气,戒酒,并开始积极而努力的生活。作为读者,我们为女主人公的变化而开心,为她脸上重现发自内心的快乐而开心,也为“他”重拾生活的信心,并将这份信心自然地传递而欣慰。从他们两人相互依存幸福快乐的模样里,似乎也看到了世间那种超越肉体超越性灵的需要和被需要的爱情,这样的爱情依然完整与和谐,这样的爱情弥足珍贵。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七):非情爱非毁灭的永恒

法国文学是世界上最难以定性的,很难称之为浪漫主义或写实主义,尤其是作为中国的读者,他的美犹如清晨草叶上的露珠,不需轰然一响,便能摔出万道金光惊人眼花缭乱还乐此不疲。

手中的这本《枕边的男人》,据说是所有法国男人的梦中情人苏菲玛索电影生涯中第一本能够打动她的著作,开始,读这本书时,我丝毫没有感受到内心有什么触动,相反,书中的对于景观等的描写时常让我觉得很不耐烦,尽管比起被称之为“写实主义”的左拉已经缩短了很多篇幅,但作为被台湾同胞们做出“连广告都那么乡巴佬”评论的大陆人,我们还是更加热爱情节,当然,偶有例外。

正是本着我们的口味,这本书应该不容易受欢迎,他没有性爱,没有死亡,没有庄重的承诺,只有各式各样的争吵,不算过于血腥的暴力以及各种琐屑的堆积。随着不断地往后读,我时不时的翻看书的封面,这部电影我没看过,苏菲玛索笑的依旧让人如沐春风,这让人很难相信,一个因为车祸而瘫痪的女人,是怎样在而立之年的时候因为雇佣了一个失意的拳击手而重新焕发对生活的向往的,也许文中的男主人公换成任何一个男子都可以,但苏菲玛索却是女主角的不二选择,只有这个曾经饰演在二战纳粹死亡阴影威胁下不苟言笑的美艳女特工才能诠释好缪丽埃尔这个女人,生活已然没有希望,父亲之所以肯看护她在她看来不过是为了骗取那笔数目可观的抚恤金,病友们散居全国各地,只有在三十岁生日时才能邀请他们前来相聚,之前请来当护工的女孩子总是呆不上十二个小时就悄悄跑路,人生真的是毫无意义的……

他只不过是来自于不知名地区的一个拳击手,落魄颓废,沦落到给一个需要不间断进行叩诊的女人做护工的地步,缪丽埃尔和她的父亲甚至玛丽对他的到来时充满敌意乃至于疑问的:女孩子都做不好,这个胡子拉碴的男人能坚持多长时间……他结结巴巴的询问需不需要在庭院里建一个小花坛,她冷冷的拒绝,坚信这个男人要么是心血来潮要么是不怀好意,以不想在庭院中看见一座“坟冢”为由暗示他,自己不相信他会呆多久,也在不经意间显示的内心的软弱犹疑和对生活的绝望,然而,他终于将一缕阳光洒入了她的心,他们终于“同床共枕”了,却完全没有肌肤之亲,这不可疑,三年多前的那场灾难也许夺走了她生理上的某种能力,但不意味其他,这需要读者内心慢慢的体味~无法直接从文字中获得感官的兴奋

这是法国文学的内敛,也正是她的美丽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八):完美的小伤痕

埃里克·奥尔德用平平淡淡的文字,写出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一起走出一段赏心悦目的路,写的真实感人,着实美好,其实不完美也是好东西,两个不完美的组合却是最完美的。

看着我们的女神苏菲·玛索,化身为一个长期瘫痪的年轻女子,克里斯托弗·兰伯特成为一个失忆的落魄拳手,两个人的生命同样缺失了一部分,各有各自的不幸。

男主角拳手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找一份工作生存,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保姆”,照顾女主角缪丽埃尔。男主角因为失忆,自是没有名字,相应的却有不少的代称,比如“拳手”,“头儿”,“他”。试想一个30岁的人,失去了29年的记忆,仅剩的那小段记忆碎片,也似乎可有可无,这个世界陌生的让人掉泪,只好靠着酒精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却残存着拳手的本能。还有比这更悲惨的吗?女主角因为肇事司机的过错,颈部以下身体瘫痪,这个命运残酷的无法接受,也造成女主角的郁郁寡欢。试想,两个人的一遇上,会是相互垂怜,还是什么呢?

从一开始针锋相对的排斥过程,最开始的招聘的女孩子要么免费接受完培训,就自私的溜了,要么工作不了几天,就逃走了,女主角似乎也默认了这种无奈,而心情也易怒的躁动。作为这唯一的男性应聘者,也暗示了他的特别,他就是那个被命运选中的人,注定要出现。他喜欢狗狗,富有爱心。偶尔接济一下路边的流浪老人,担忧其的生存,作为拳手们的头儿,冷静善于思考,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缪丽埃尔慢慢的接受了他,也不执迷于那份痛苦,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明白了,你自然就会放下。好好活下去,就是存在的意义,就让之前的不快过去吧。而男主角同样这个照顾的过程改变,也许他最开始是出于赚钱的目的,现在是主动的爱上了这份工作,开始主动地有计划生活,甚至为了旅行去筹钱。因为。当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样”的问题。当然我们在帮别人的同时,也在帮自己。

缪丽埃尔逐渐敞开心扉,喜欢了他,尽管之前的发脾气,甚至有点不可理喻。可是不得不承认,我们没有那样坚强,也不想那样刀枪不入,我们只是想被温暖的拥抱一下。

当两人在大海里坦诚相对,赤裸相拥时,觉得那一刻,真是好美,我知道,他和她,会这样携手一直走下去。因为这份爱情,充满着一份信任。

感情不需要诺言,协议与条件。它只需要两个人,一个能够信任的人,一个愿意理解的人。 真是美好。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九):你的承诺,我的自由

法国作家埃里克.奥尔德的小说《枕边的男人》篇幅不长,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和女人的故事。他们平凡的就像是普罗旺斯满山摇曳的薰衣草,女人是被折断的一支花,男人是可依靠的一棵树。

埃里克是国内读者不太熟悉的作家,《枕边的男人》应该是他与中国读者见面的第一部作品。他属于法国非主流作家,曾因《高声二重唱》和《漂亮的女园丁》两部小说分别获得1998年的“费内隆奖”和1994年的“十一月奖”。所获奖项与“龚古尔奖”、“雷诺多奖”、“费米娜奖”等五大主流文学奖相比,略显单薄。不过,由于这部《枕边的男人》在2009年被搬上银幕,被世界级美女苏菲.玛索和老年帅哥克里斯托弗.兰伯特倾情演绎后,反而使原著作者埃里克的名声鹊起。

小说的男主人公是失忆的拳击手,曾有酗酒的劣习,埃里克甚至都没给他取名字。书中绝大部分都用第三人称“他”所指代,而拳击手们叫他“头儿”,由此可见,重要的不是他是谁?而是他的男性性别。女主人公缪丽埃尔因车祸严重瘫痪,能活动的只有脖子以上的部位,以及思维的大脑。一位充满动感的拳击手,与一位终日被各种安全带捆绑的女人,怎么产生爱情?也许这就是读者打开本书的吸引力。

缪丽埃尔在频繁更换保姆后,拳击手来应聘,她选中了他。他作为她的第一位男保姆开始了服侍她日常起居的工作。作者埃里克在书中创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著名翻译家金龙格先生将其翻译成“叩诊”,翻译得真棒!它在书中的意思就是用手指敲击缪丽埃尔的小腹,以帮助她排便。小说中没有介绍过缪丽埃尔样貌,唯有拳击手在她叩诊时,看见“一双特别细瘦的腿和特别肥的髋部。耻骨上的毛既硬又稀疏,一簇簇像在列队。”如果说爱情来自于对肌体的欲望,那么拳击手是纠结的,前者明显是一个病人,后者又代表她依然是一个女人。

埃里克成功地将拳击手塑造成一位值得信任的男人,不仅对于缪丽埃尔,而且对于其它拳击手们,他也是他们的依赖。并且,从他捡回一条流浪狗,可以看出拳击手心地善良,这与他从事的肉搏的拳击运动恰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同时,预示着爱情并非我们世俗的理解,一个健康的男人为什么不会去爱缪丽埃尔这样的女人。

拳击手与缪丽埃尔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建立了彼此的信任。他是她的手,她的脚,甚至是她的自由。他们的身影散落在书店、集市、海边、沙丘、草丛里。最终,两人依偎着海边的树干,赤裸相见,他给她承诺,他让她自由。爱情从来就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肤浅。

《枕边的男人》读后感(十):复活

或许是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祟,也或许真的就是这些外国文学更为诚恳,所以,对于我所能读到的外国文学——尤其是欧美文学,我总不吝于高分。因为在我读来,这些小说没有国内现代流行小说的那种刻意地辞藻堆砌(也或许并非母语而需要翻译的缘故)和做作张扬的显摆来遮掩故事的无聊与经不起推敲。

这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却又似乎是纯现实的爱情故事,正是爱情,让两个已然“死去”的生命复活,生活也开始多姿多彩起来。

女主角缪丽埃尔是一个遭遇车祸导致全身瘫痪的年轻女孩子,她每天被绑在床上,以免肢体不受控制而让自己受伤;在门外沐浴阳光是她几乎不敢企及的奢望;而每天定时几次的“叩诊”则使得她毫无尊严可说,所以,她的暴躁和绝望可想而知。她只能每天叼着一根小棍儿一页页地读书,在其他人的故事中寻求爱和快乐。她的身体已经不受控制地在快速“死去”,而灵魂也将随死去的身体逐渐消失。

男主角在书中没有名字,一直是一个“他”。他是一个失忆了的拳击冠军,流落到这个城市,因为生计而鬼使神差作了她的男保姆。他来到她身边只是为了生计,为了有钱买酒,他一直在喝酒,他甚至为了保持自己对酒的敏感而放弃吃饭,他用酒来麻醉自己的灵魂——那个濒死的灵魂。尽管他的身体依然健硕,但是灵魂的不受控制,使得他的身体也在迅速垮了下去。

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彼此,或许真的只有在这样一副状态中死去的命运。幸运的是他们终于相遇了,虽然起始的时候,他们相处地极为尴尬和火药味十足。转变是那一件缪丽埃尔买给他的衬衫还是从“他”可以一个人迅速而麻利地将她搬到花园中安顿好开始的,缪丽埃尔终于可以不用在花园的轮椅上熟睡而丧失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开始慢慢建立,而缪丽埃尔最终接受了他带给她的那只受过伤害而胯部扭曲的小狗——它陪在她身边,同她作伴。

缪丽埃尔感觉到自己的变换,她知道自己笑得越来越多,她意识到自己不再对世界充满仇恨,她知道自己终于“活”了过来。她当然知道原因是什么,于是,她希望自己和他一起走出去,坚强勇敢地回到自己以前的生活,却不曾想到正是因为这份坚强使得身边那个男人也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气,他把酒戒掉了,重新回到了拳击训练馆,并发现了一个“好孩子”。他记起了从前,但他并不想回到过去。

书的结尾美好而又隐晦,他带缪丽埃尔出去度假,让她享受海浪与阳光,却并没有直接给缪丽埃尔一个她所希望的直接的承诺……

准备找电影来看,因为我喜欢苏菲.玛索。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