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儿子养成暖男,是我做过最错误的决定……”
“讨好别人”和“温暖别人”,
从不是一回事。
当你习惯表达“温暖”,
一次两次,别人就开始对你有所期待。
要求越来越高,你的能量越来越小。
只有爱自己,温暖自己,
才有真正的能力去温暖别人,光照别人。
——凯叔
作者 | 哎呀妈
前不久,
一段“男孩给女同桌剥虾”的视频走红全网。
一个饭菜都没动,认真剥虾;
一个大口大口吃,“享受”着同桌的服务。
这强烈的对比,
让不少网友直呼“真是超级小暖男”。
毕竟这么小就这么“暖”的男孩,
太少见了。
跟这个年纪只会调皮捣蛋的男孩比起来,
谁更受欢迎,高下立判。
然而,在过万的热议中,
却有几条评论截然不同:
“一个理所应当,一个心安理得,家庭教育有问题。”
“如果是我儿子,我一定不准他这么做。”
“熟练得令人心疼。”
甚至还有一个爸爸,
以过来人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担忧:
“我真不想他这么暖,
像我一样总被要求对别人好,
长大后变成老好人,吃亏的还是自己。”
在后续的回复中,
这位爸爸简单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原来,
他童年的家教就是“要主动考虑别人的需要”。
不管什么情况下,
都不要计较自己的得失。
只有让别人开心了,
自己才会受欢迎。
小学他是别人口里最懂事懂礼的孩子,
中学他是班上别人推选出来的优秀班干部,
大学他是“妇女之友”……
只要有人找他帮忙,
他从不拒绝,
可从来没有人主动问他“需要”什么。
就连结婚,都听从妻子的安排,
在家里,他越来越没有话语权,
连管教孩子的权利都没了。
看完他的分享,内心不禁唏嘘。
希望孩子懂得表达温暖和善意,
这无可厚非。
可不小心,
把教导孩子“讨好别人”误以为“暖心”,
这样的教育只会大错特错。
不是所有的“暖”,都值得被欣赏;
不是所有的教育,都引导孩子走向更好的未来。
有些“暖”,热了别人,却寒了自己
超级育儿师兰海,
在节目中接触过一个叫“小小”的女孩。
观察小小在家的一系列表现,
兰海直言“心里特别特别难受”。
三年前,
小小随奶奶一起寄居在姑姑一家。
由于家里平白无故多了一个“外人”,
姑父对她并不待见,
不仅交流少,
还“怪”小小在家有各种各样不好的行为,
会给自己两个孩子葫芦娃和石头树立不好的榜样。
可兰海老师看到的,
却是另一番景象。
每次只要葫芦娃一哭闹,
小小就会想办法逗她开心。
即便逗开心的方式会被大人误解,
小小也不解释不推卸责任,
主动乖巧地承担“被打骂”的后果,
坚持满足葫芦娃的心愿。
葫芦娃看到家里大人打小小,
跟着模仿,
一只脚一只手挥过去,
小小只是笑笑,也不还手。
用餐时间,
大家都坐在饭桌边上等吃等喝,
只有小小一个人忙前忙后。
给大家盛饭,喂葫芦娃吃饭。
难怪节目组称小小为“灰姑娘”,
她的处境跟卑微的仆人没什么两样。
每天恪守自己的行为,
控制自己的情绪,
把表妹哄开心了,
不给姑妈姑父添麻烦了。
如此竭力服务别人和关怀别人,
换来的却是她一个人躲起来哭,
把所有的苦水往心里头咽。
尤其像她这种父母不在身边,
寄人篱下的孩子,
为了不被赶走,
只能尽可能扮演“好人”。
即便内心深处,
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委屈”。
很多时候,
我们总要求孩子听话、懂事,
不要给别人惹麻烦,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却往往忽略了在他“暖心”的行为背后,
可能是一种被迫服从。
外界的要求和嘱咐,
让他误以为:
我什么事都听别人的,就能被别人喜欢;
我不得罪别人,不拒绝别人,别人就会觉得我好;
别人说一,我不能说二,才是父母满意、老师欢喜的乖孩子。
到头来,他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
事事以别人优先。
表面是所有人眼里的热心肠,
事实上,内心却冰冷到极点,
只懂得牺牲自己,以成全他人。
一味讨好别人,孩子最后剩下什么?
身边有位男性朋友,出了名的“暖男”。
从小妈妈就告诉他,
是男子汉就要懂得“lady first(女士优先)”,
看到别人有任何需求都要主动上前帮忙。
他很听妈妈的话,
不管面对谁,
他都一味满足和讨好。
被邻居小朋友打,他没有任何计较,
被接二连三地欺负,他总是笑笑。
出门逛街,
别的小朋友嚷嚷着要吃冰淇淋和冷饮,
他头顶着大汗,不曾开口索要喝一口水。
记得一次聚会上,
他明明感冒喉咙沙哑,
可为了活跃气氛,
让大家聊得开心,
他扯着嗓子不停和别人畅聊。
结果回到家,他发了两天高烧,
怕影响部门绩效,坚持带病上班。
很少有遇见像他这么“舍身为人”的人,
但我们都知道,
他早已把“讨好别人”当做习惯了。
在他的字典里,
爱和接受都是有条件的。
只有照顾到别人的心情,
让别人开心,
他才能被接受,
有资格得到别人的爱。
如此牺牲自我讨好别人,得到了什么?
后来再听说,
他已经得了抑郁症辞职回家了,
大家对他的印象,
也只有“老好人”三个字。
不惜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
只顾着消耗自己的光和热去温暖别人委屈自己,
到头来,
他只会把自己弄得越来越疲惫不堪。
甚至失掉了自己,
很难重新面对这个对他要求越来越多的世界。
评论家窦文涛在《圆桌派》中
谈及“讨好型人格”时,讲到一个观点:
他认为,
有些习惯讨好别人的人,
到头来会用最好最少成本、最简单的方式,
把社交解决掉。
这个社会的真相就是:
当你表达“温暖”,
一次两次,
别人就开始对你有所期待。
要求越来越高,
你的能量越来越小,
结果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
只好一点点透支自己。
手里的“好人卡”再多,
也不足以弥补心里头一点点崩裂的空洞。
什么都给不了的时候,
自己的极限也到了,
就再也没有力气和热情回应这个世界的人和事了。
真正的“暖”,是先己后人
演员周迅在电视剧《不完美的她》中,
这样劝勉女儿莲生:
“不要把讨好别人当做一个习惯。”
“暖”,的确是一种美好的特质。
但绝不以委屈自己、
讨好别人为前提。
爱孩子,是要告诉他:
只有爱自己,温暖自己,
才有真正的能力去温暖别人,光照别人。
比起耗尽孩子的热量温暖别人,
身为父母,
更应该教孩子成为一个自我供能的“发热体”。
首先,要帮助孩子区分“讨好”和“暖”的不同。
很多喜欢嗯哼的“妈妈粉”、
“姐姐粉”都说他是超级“暖男”。
去海边冲浪,
看到沙滩上有玻璃,
会顺手捡起来,
并提醒别人“大海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怕妈妈肚子饿,
买东西时就多拿点饼干装起来;
怕妈妈感冒,
把妈妈要的冰美式换成热美式。
诸多“暖心”举动,
却不是一味地讨好和委屈。
事实上,
嗯哼做事很有自己的原则。
好朋友泡芙想玩他的玩具,
他不想出让,
就直接拒绝,毫不妥协。
在幼儿园被欺负,
他会主动跟父母和老师反映,
不会忍气吞声。
这一份对“讨好”和“暖”的区分,
得益于父母对他的教育和引导。
杜江就曾写信告诉他:
“你是我的希望,也不是。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
成年人的我们都知道一夜长大的残酷,
希望你像现在这样,
想哭就哭,想闹就闹,
做一只可爱的小怪物。”
让孩子懂得做回自己,
是“温暖自己”最好的途径。
在对别人表达善意的同时,
不要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自我牺牲,
那么这份“暖”才是真心实意,
值得被鼓励和推崇的。
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醒他,
“讨好别人”和“温暖别人”,
从不是一回事。
其次,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习惯委屈自己,讨好别人的孩子,
有一个固有的心理模式就是:
“只有我做XX,别人才会喜欢我”。
心里被太多的“条件”束缚住了,
连表达爱和接受爱都陷入到错误的逻辑中。
如果想打破这种“魔咒”,
需要父母向孩子表达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只有孩子感受到从父母而来的“无条件的爱”,
他才拥有最基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从而肯定自己,
不断追求个人的成长。
父母不附带任何条件,
没有任何牵绊的爱,
能让他用自己的方式,
勇敢检验人生美好的可能。
即是说,
一个能够充分感受到温暖的人,
才能由衷地表达对世界的善意。
每一个父母,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人喜欢、被人接纳。
但比起做别人的“小温暖”,
更应该允许孩子学会喜欢自己,接纳自己。
正如作家毕淑敏说的:
“我们的生命,
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
想要孩子收获快乐、有意义的人生,
想让孩子更加善意地对待这个世界,
那么,
就让孩子全神贯注在“温暖自己”这件事情上。
只有花心思点缀自己的风景,
仰望自己的天空,
有幸福的心态看待自己,
才能用更加善意地目光看待别人,
孩子的未来才有千变万化的精彩。
“讨好别人”和“温暖别人”,
从不是一回事。
只有爱自己,温暖自己,
才有真正的能力去温暖别人,光照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