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圆圆郝栎(八零军婚嫁首长,不孕军嫂怀上了)经典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_(八零军婚嫁首长,不孕军嫂怀上了)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最新章节_笔趣阁
刘庄子带头,周围观望的村子有想法的,跟风的,甭管种不种,先学了再说的,或是直接找上门,或是通过王村长和刘村长的,花家都是一视同仁。
从花圆圆提出要生孩子,这两个月来,郝栎就回家了三次。
经常出任务,除了上面下发的,再就是他们自己主动要求的。
梁辉先取得了郝栎的同意,然后打报告上去,把之前他带队的任务的资料调出来。
他和队员们回忆当时的情况,结合资料,有可行性的重新制定计划,哪儿跌倒的哪儿爬起来。
下发的任务跟这种主动的任务比起来,还是后面的练兵效果更佳。
第120章 销售计划
第120章 销售计划
十二月一号星期六,花圆圆今早上又测了一次,还是跟昨天一样,一深一浅……
这是啥意思,怀了还是没怀?
也不知道郝栎今儿回不回来……
每个周六的晚饭都是按他回来准备的,格外丰盛。
这几天花圆圆忙的都是脑力活,眼看着第一批菜马上就能卖了,卖多少钱得她来拿主意。
她的蔬菜大棚尤其是这些生长周期短的蔬菜,多亏了郝栎的那帮兄弟们,没有他们带来的四海八方的种子,花圆圆都没有借口把空间的种子拿出来。
蔬菜到底如何定价,她在算成本,脑子都大了。
必须要全面核算成本,从建大棚开始,材料、人工、煤炭……
李毅他们和刘金给她带回了市里的最新菜价,这个用来参考,不过参考的意义不大,白菜是论分的。
相同的蔬菜才有参考意义,花圆圆搜索脑子里的记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八五年冬天的黄瓜卖到了十块钱,好像是有这么个事的。
这走的是奢侈品路线,普通老百姓是吃不起的。
专供有钱人的吧?

物以稀为贵。
……
花圆圆纠结了好几天,最后定了两个方案。
一个面向一般的普通家庭,一个面向富人。
富人的这个群体,针对京城的富人区,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有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还有一类人是就职于外企的,他们拿的是美金,跟普通工人几十块的工资的数倍。
这个花圆圆上辈子是有所了解的。
她买第一个房子的原主人,跟她提过的第一批商品房,那个小区里住的算是这个时候的有钱人了。
李毅他们天天在京城走街串巷,对哪个地方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已经非常了解。
菜的品质当然是不同的,精挑细选的个顶个的最好品质的,当然就贵。
一部分走高端路线,一部分走平民路线。
这样花圆圆多赚点,也满足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
花圆圆一个身份是老农民,还有一个身份是生意人,生意人想着多赚点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主要方向还是面向普通家庭,富人区看情况再说,点对了能卖更好,不行就拉倒。
一亩地菠菜产量算一千五百斤,五毛一斤,一茬卖七百五,一个月一茬,按五个月算,总共就是三千七百多。
一个多月生长期的叶菜的利润都可以参考这个数据。
花圆圆种了一半的叶菜,按十五亩算,收入大概五万多,另外一半地种的是生产周期长的北方常见的芹菜、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之类的。
拿西红柿做例子来算,亩产六千斤,空间的种子的产量花圆圆种了这么久心里是有数的。
这个还是保守估计,在她自己管理的大棚里面豪放种植除了浇水掐尖打岔,其他不怎么管都长的老好了。
一个秧子上红彤彤的一片。
粗略估算,今年的这些大棚收入保守估计是十万。
成本哪怕不细算,结果也出来了,肯定是大赚特赚。
她算的这个价钱算是平均价,价格波动很正常,腊月里贵,过了年就便宜。
这个周末没有让她空等,郝栎回来了,上周没回来这次总算赶上了。
郝栎下午才带队回来的,兄弟们这一趟都累得不轻。
每次出去一趟回来都是开会总结,好的继续发扬,失误不足之处加入后面的训练计划。
办完正事,开饭前这段时间就在扯淡。
郝栎习惯性的往兜里摸吃的,空空的才想起来都吃完了。
看着点,想着要是没事就早点回?
张向南在他耳边嘟囔,“哎呀,两个星期,小花生又把我忘了……”
一个星期回去一次,小花生看着他还能想起来,两周忘得太彻底了。
李西安气得给了他一脚,惹得兄弟们哄堂大笑。
这过分了啊,兄弟们回家的单位都是按年算的,他这妥妥的想找收拾啊。
“嘿嘿,不是跟你们说了吗?给媳妇写信,带着孩子过来这边去村里租房。”
张向南笑着继续蛊惑大家。
大壮叹气,他是想媳妇儿子啊,“写了,媳妇不同意,担心这担心那的,说家里的饥荒刚还上,不想折腾!”
“俺婆娘想过来,可俺爹娘非得不同意,明明都分家了,还不让。”
“嘿嘿,活该,谁让你显摆的,出点血给爹娘加点生活费这事就妥了。”
“真的?”
“听老张的没错。”
“你过年不是回家吗?把这事给办了。”
“村里房租涨价了没?”
“没涨。”
“老大,老大,嫂子那还要人吗?”
“要。”
“嘿嘿,那俺家那位过来也能去干活挣钱呗?”
郝栎扒拉开对方的手,你说话就说话动啥手啊,“能干活就能去,干不了不行。”
“能干,俺媳妇能干着呢。”
……
于是,郝栎就被这群小子围上了。
到点,郝栎、张向南他们几个在兄弟们如狼似虎目光炯炯的注视下,耀武扬威的挥手告别。
回家喽,媳妇孩子在家里等着呢,热炕头上一坐,有肉有菜喝口小酒,这日子美滋滋的。
刘建业想着老家的来信,问兄弟们几个,“你们一个月给老家寄多少钱?”
“没有月月寄,有事给寄点。你是亲娘,另说。”
方大勇是后娘,不对付,恨不得一块钱都不给。
“你是不是跟家里说你涨工资的事了?”
王富贵那眼神跟看傻子似的。
“都这么长时间了,你们都没说吗?”
几人异口同声,“没说。”
刘建业……
哈哈哈,一个个笑得很是猖狂。
“你自己家那点事不知道啊,活该!”
“你媳妇知道不?”
“搓衣板是不是得备一个。”
“滚!我媳妇还跟娘家人说了呢。”
哈哈哈,又是一阵爆笑,不愧是两口子,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拐过弯来,老远就看到了路边的一大三小。
花圆圆带着帅帅、刘蕾、王伟强在溜马路呢!
“爹啊,爹——”
三个娃喊着爹,就奔他们过来了。
花圆圆挥舞着双手,站在原地等着郝栎过来。
“这么冷,怎么不在家里等着?”
“不冷,我穿得多。”
……
两口子说着话往家走。
第121章 防备
第121章 防备
炕上饭桌都摆好了,就等着郝栎呢。
每次回家郝栎都跟住校的学生似的,家长专门做好吃的等着,嘘寒问暖。
三鲜馅的饺子,喝饺子汤,就没有单独做汤。
还准备了几个下酒菜,老爹喜欢的花生米,老弟喜欢的鸡蛋饼,大伯他们爱吃的烀肉蘸蒜酱,素菜准备的凉拌菠菜。
六个大男人,都是上盆子。
老爹这屋用的炕桌,也是张光辉按照花圆圆的要求专门做的,够大。
喝酒不喝多,喝个两三盅,解解乏。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冬天天黑的早,早就黑透了,外面黑乎乎的,寒风萧瑟。
家家户户,昏黄的灯光照亮了黑夜,人们在这个最普通的夜晚和家人一起吃一顿热乎乎的晚饭。
或是为了迎接在外求学的高中生一月一次的返家,或是奖励自家男人一周的辛苦劳作……
张向南洗了手,把手放到炕上暖和着,就开始逗儿子,“媳妇啊,明年咱儿子是不是也能去道上等我了?”
“你要想不用等,下周我就能抱着儿子去等。”
“可别,你俩老实的在屋里待着,别出去冻感冒了。嘿嘿,我怎么着也比老郝强!”
……
张向南是有儿万事足,吃着饭继续逗儿子,小花生馋的张着小嘴流口水……
刘建业吃着媳妇给包的大饺子,媳妇也挣钱以后,家里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也不知道咋回事突然就开窍了。
看着闺女胖乎乎的小脸蛋,腮帮子一鼓鼓的。
“闺女啊,慢点吃!”
刘蕾小姑娘没嘴说话,只点头。
“媳妇啊,我跟你说,咱俩犯错误了,他们几个根本就没跟家里说……”
刘建业两口子想着如何补救,以后真得注意,就是有时候一不小心就说秃噜了嘴。
刘海霞也有点后悔了,她还不如花生他娘呢,跟这几个姐们说都比跟老家的亲人说强。
除了圆圆,这几家的日子都差不多,谁也不用攀比谁,收入相仿。
圆圆这丫头,稀罕孩子,从她们开始在花家干活,对孩子们一向公平公正。
不说喜欢这个,讨厌那个。蕾蕾是女孩子,乖巧听话,伟强和大帅这俩小子可调皮了,狗都嫌的年纪,甭管在村里玩得多疯,回到花家,尤其是在圆圆跟前,就跟变了个人一样。
一大三小,凑一桌,还能说上话……
王富贵和方大勇想到一块去了,都在跟媳妇说老刘家两口子干的好事,这下头疼了,他们得吸取教训,别犯同样的错误。
李毅他们五个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