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一)
每次看朗读者,都会被拉回到别人的故事里,去感知别人的人生,然后思考……
大抵千年百年人们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看到这一期的朗读者的读者厅,有太多西安的元素在里面,在陕西省图书馆门口,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口,大雁塔北广场,西北工业大学,还有母校西安交通大学,这些太熟悉的地方,总是勾起人无限的怀念……
这期,大姚还是那么美,曾经西安人的媳妇,爱的轰轰烈烈。现在身为人母的她却显的平静和知性,可能这就是老天安排角色升级以后的馈赠吧!印象最深的还是王蒙先生追悼亡妻,他18岁开始给妻子写情书,而现在“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听到都觉得那时候的爱情怎么这么美好,一封情书,一个人,就坚定的走了一辈子。看着自己深爱的人离去,这样的生离死别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发言权吧!但是王蒙老师平静地说,他这个年龄见过太多亲人的离世,努力让自己抱着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我觉得可能这就是为什么自己总喜欢和长者交流的原因,他们总是回首回去,却不带有一丝痛苦。在不经意间就教会你很多看待问题的态度和方法。突然特别怀念王蒙老师年轻的那个时代,总是从各种途径看到,听到很多那个时代的故事,物质匮乏,人们的精神却如此的饱满和真诚。有时光机的话,我一定要穿梭回去看看。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二)
味道既是在舌尖的百般滋味,更是人生的万种风情。
它是一种记忆,有伤离别的苦涩,有庆相逢的欢愉;它是一种格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也是一种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十期节目里,六位嘉宾讲述六种味道,并用朗读的形式将它们定格。
痴心不改的爱情之味
1994年,张小娴因连载的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声名大噪,走红文坛,成为继琼瑶、亦舒之后,两岸三地最受欢迎的爱情小说家。
她创作的60本书,全都与爱情有关,许多读者已习惯从她的文字中来寻找感情的处理方式。
“最美好的爱情就是,两个自我都可以包容。”节目里,张小娴分享了她的爱情观。和男友相爱二十余年,张小娴觉得为爱情保鲜的方法就是不停地进步,不断地让自己变得优秀。
《朗读者》的舞台,张小娴将曾经的作品《爱情的餐桌》献给自己爱的那个人。
“爱情从餐桌开始,也在餐桌上消逝;我要一直跟你吃到永远,看着我们彼此在餐桌上渐渐凋零。”
感人至深的朗读提醒着我们:当拥有时,请懂得去珍惜。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三)
这期的主题词是“味道”,既有舌尖上的味道,也有字里行间的人生百味,“味道”,落到笔上是风格,吃进胃里是乡愁,刻在心上就成了一辈子解不开的结。气质是一种味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品格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心情是一种味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法国作家法郎士曾经说过“让我们尽情的感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的越多,我们的生活就越长久!”
让我们都来看看每一位嘉宾会带来什么样的解读呢?
第一个朗读者是作家张小娴,印象中关于她的小说看的还真是不多,不过散文倒是看了不少,还记得本子上还抄过这样一段话,“要做这样的女子,面若桃花、心深似海、冷暖自知、真诚善良、触觉敏锐、情感丰富、坚忍独立、缱绻决绝。坚持读书、写字,听歌,旅行、上网、摄影,有时唱歌,跳舞,打扫,烹饪,约会,狂欢。”这段话简直就是我的理想嘛!
而她与董卿的聊天中也真是让人感到她是一个不平常的女子。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怎么听的也很舒服呢?
她与现在的男友已经有20多年的爱情了,当董卿问到她是如何保鲜的时候,她说,所谓保鲜,不是要求对方重视什么,不是让对方做什么,而是你要不停的进步,你不停的让自己变得优秀一点,这是保鲜的最好的秘诀。说到年轻时的爱情,她说,不适合的人,早一点分开也是挺好的。爱情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谈到对年轻女孩子的劝告,她说现在许多的女孩如果把花在爱情上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的话,她会获得更好的成绩的。
其实从年轻到老,爱情的味道会一直变的,她讲了她父母的故事,爱情慢慢的会变成一种恩情。
她说人生的归宿就是我要找到人生的意义是什么?_?婚姻不是,男人也不是你的最终归宿。
而她朗诵一篇自己的散文《爱情的餐桌》,送给她爱的人。这篇文章细细听下来,真的让人五味杂陈,而她读到最后也是哽咽难语。“我们总是希望永远没有最后的晚餐,要是可以,我要一直跟你吃到永远!”愿我们拥有的时候,懂得去珍惜每一次在一起的机会。
而第二个朗读者是胡忠英,他是真正的厨师,真正的品读我们舌尖上的味道。他做菜50年了,是去年g20峰会餐饮文化小组组长。伺候20国国家领导人,真的是非常艰苦的任务。整整准备了一年。普普通通的一道番茄炒蛋都被他描述的好想去尝尝他的这种做法。
讲到他的经历时也让董卿唏嘘不已,五个手指头都破过,刀功练十几年,25秒切好一斤肉片,每天早上给女儿两个鸡蛋变着花样吃。而问到他对“味道”是如何理解的,他说实际上这是两个意思。“味”就是酸甜苦辣,而“道”是方法,没有方法,做不好菜,道就是兼收并蓄,博彩众长。
他朗诵古龙的《吃胆与口福》送给他的师傅兼朋友兼岳父童水林先生。
自古就有“饮食男女”“食色性也”的说法,所以饮食文化绝对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大精华,想起他们说的“东坡肉”“炸响铃”......就觉得口水都流下来了。想起望梅止渴,我觉得是听到他们谈吃的已经觉得饿了!哈哈,暴露了我这吃货的本质。
第三位朗读者是张艾嘉,最喜欢她的“爱的代价”,某年曾经看过她的访谈,看过她导演的电影“20.30.40”,聊起来说到“爱的代价”是1992年出品的,原来都这么久了,大学期间最喜欢听的一首歌了。
与董卿的聊天中真的看不出来她已经六十多岁了。新出一本书叫《轻描淡写》,当董卿说她年轻时喜欢有才华的人时,她很俏皮的回答“现在也很喜欢啊!”
她说最好的关系是“相爱但是也不能黏在一起,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去的,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我们不可能把幸福都押在别人身上!”
她说“好的艺术家都是去享受痛苦的人!”而董卿也说“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所以说人生百味,注定要都去承受。
她朗诵的是《走出非洲》,送给所有听她朗读的人。而我更想读的其实是她的人生经历。虽然已经老了,但是依然在工作,依然拥有年轻的心态。
第四个朗读者是吴纯,唯一一个获得三个博士学位的钢琴家。也是活跃在欧洲的着名的中国钢琴家,说到他的经历,听来真是坎坷。而他说他与母亲的通信最不敢说的是“想念”,他的人生前期如果用味道来形容的话,你就是苦涩,苦痛,但是他一切都撑过来了。他朗读的是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
第五个朗读者是叶锦添,人生的味道本来就很复杂,他朗读的是粤语版本的“葬花吟”,因为他喜欢简单的人。
而董卿也首次以朗读者的身份读了宝玉黛玉相见时的场景,她其实不是朗读,她是背诵,可见她对宝黛相见这一段是多么的喜欢。
最后压轴的依然是九十多岁的老学者。我特别佩服董卿每次都能请到九十多岁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这次是叶嘉莹先生,她的故事我以前也读过,今天再次老看来依然为老人家的经历所动容。
她的经历之坎坷,“命运多舛却才情纵横,颠沛流离却度人无数”真是让人感慨,少年丧母,老年失孤,而她却在无论怎样的颠沛流离中都没有放弃她的诗词创作,她的诗词吟诵。死生不能相见,故土不能相还,怎样的悲痛都没有打败她!
一切的经历反而成就了她。朗读的是一些孩子们,他们代表着我们的希望,也希望叶老先生的诗词吟诵能够一直流传下去,那是我们文化的精华,如果失传了,那真是极大的损失。
酸甜苦辣咸,人生原本五味杂陈,更不可能没(www.wolizhi.com)有痛苦。而这期看到的好几个嘉宾的经历也都在告诉我们,痛苦与苦难却更成就了她们,让我想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我们面对痛苦,只能坚强面对。
看完整整十期《朗读者》了,每一次都能带来那么多的丰富的体验,如果能有机会去现场感受一下的话,那真是人生一大幸事了。感谢董卿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节目,希望一直能继续下去。也让我们能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体会更多的人生的味道,文化的味道,民族精神的味道!
朗读者第十期主题词、开场白、卷首语 朗读者第十期文章内容 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