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一)
7月12日晚,我随人流涌入唐山市体育中心,尽管提前1个多小时到场,但我所在的13号看台和其他看台一样,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穿上了印有冯导手迹的白色T恤衫,看得出,大家都很期待电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发式的开始。
8点,首发式开始,在张涵予、苏有朋等明星进行了诗朗诵和讲话后,电影震撼开演。
2个多小时,全场2万名观众随电影情节或紧张,或感动,许多人唏嘘不已,我自己也数度眼睛湿润,潸然泪下。的确,这不愧是一部号称史上最煽情的冯氏电影。
但是,当我走出体育中心,细细体味这部电影的时候,心中不免困惑:这部电影说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又带给了我们什么呢?
我是一个亲身经历唐山大地震的唐山人,被埋废墟里几个小时后获救,可以说是死里逃生;我亲身参加了震后重建,尽管当时还在上学,但是给高年级的同学当小工,搬砖、和泥、砌墙,样样都干,直到盖起了自己的教室;作为一名记者,我参加了抗震20周年、30周年的纪念活动,采访过数十位地震的亲历者,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我生活在震后的唐山,接触过无数的唐山人,也时时感受这个城市的变化,并一起随着时代的脉搏在跳动。正是有了这个经历,我有责任告诉人们:我们是怎样的唐山人,我们有着怎样的精神。
再回到电影的情节中。故事讲述的是地震发生时,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母亲元妮面对的却是只能救一个的痛苦选择,被母亲放弃的小登,在奇迹般获救的32年间,对母亲当初的选择一直不能释怀,而她的母亲同样在失去丈夫和女儿的巨大阴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据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是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出品方强调,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这些话不无道理。特别是在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心理健康的今天,显得入情入理。但是,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纠结、怨恨、愧疚、忧郁,没有看到我们唐山人身上特有的坚毅、勇敢、顽强、乐观、豁达。诚然,地震带给我们心灵上的伤害很大,比肉体的折磨还要痛苦,像电影中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肯定存在,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比例很小。因为在有着燕赵之风的冀东大地,在这个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生活的是为数众多的产业工人,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华夏子孙豪放的热血,秉承的是“特别能战斗”的顽强精神,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直面人生的任何困难和痛苦,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肉体的。我觉得“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很好地诠释了唐山人的特质,而“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更将抗震精神的内涵深化和延伸。
我自己在废墟中被掩埋了好几个小时,是父亲和邻居叔叔阿姨三人一起合力挖出一个小洞,我才得以从像床铺那么大的焦子板下钻了出来。当时母亲全身五处骨折,动弹不得,父亲无法独自施救,他就先给我挖个通气孔,然后与邻居一起,先将他们家的三个孩子救了出来,然后合力救我出来。期间,我听到的是全力的呼喊和奋力的施救;前排房子有一家四口全都遇难,他的亲人赶来扒出尸体,还挖出了一袋核桃,这袋核桃就成了我们充饥的食物;邻居姐姐的母亲失踪,妹妹被压在废墟中,我同她一起看望废墟下妹妹的尸体,然后姐姐非常平静地对我说:我要去找妈妈,我要顾活着的人;一个阿姨三个儿子有两个遇难,两年后,她不顾40多岁高龄,执意再生一个……;我不厌其烦一一细述,想说明的就是:唐山人,面对灾难,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等待,他们在第一时间,自救、互救;面对死亡,他们没有恐惧,平静地接受这一切;面对心灵的创伤,他们想的是创造未来……
我敢说,如果没有唐山人的坚毅、乐观和豁达,就没有唐山的今天。凭着这股顽强的毅力,从地图上抹掉的唐山又站起来了。震后,他们埋葬完亲人的尸体,不等、不靠、不要,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就地取材,挖出木檩、塑料布,盖起了简易棚,重新进入生活的轨迹,许多人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家里的事,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在长时间的震后重建过程中,他们没有沉溺于伤痛之中,而是直面困难,笑对人生。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唐山人,对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他们不蝇营狗苟,不小肚鸡肠,而是心胸宽广,古道热肠。他们永远忘不掉逝去的亲人,每到祭日,城市中每个十字路口都是火光闪闪,泪光点点,但是,他们又不会陷入哀痛中不能自拔,他们勤奋地工作,努力地拼搏,幸福地享受着眼下的生活,又认真地谋划着未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这种豁达,唐山人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财政收入位居全省最前列;多个县(市)位居全国100强;建成北方不冻港;修建新机场;建成美丽新南湖……
这是我眼中和感受中的唐山人,我为我是唐山人自豪。但是,很遗憾,我在《唐山大地震》中没有看到这一切,没有感受到这一切。看到的是母亲32年的愧疚与自责,以至于她无法面对新的生活,甚至拒绝宽敞明亮的新居所;看到的是女儿的怨恨,是叛逆,是未婚先孕,而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以自己是唐山人为理由拒绝堕胎;没有看到的是唐山主流精神的展示,没有团结、友爱、互助;没有顽强、拼搏、进取;没有乐观、豁达、向上。同样没有看到的是唐山城市建设的展示,宽敞的街道、整洁的楼群、美丽的南湖、神奇的曹妃甸,还要许多的文化遗产,都没有在影片中看到,最多是3、5个镜头,而主要场景都设在了杭州。
《唐山大地震》会有很好的票房收益,因为它汇集了如今众多的时尚元素:名导、名星、新理念,它打出的人文关怀、心理健康牌会很有成效,缘于此,还没上映,就已经是叫好一片,在这种形势下,我的言论可能多少显得不合时宜,但是,我以一个唐山人认真的态度,凭唐山人发自内心的良知,我仍然要说:我对《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很失望。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二)
暑假的时候把《唐山大地震》看过了。现在借着回忆说一下观后感吧!
经过近半月的宣传轰炸,经过各种正面或负面话题的洗礼,《唐山大地震》终于在22日凌晨登陆全国各大院线,以一部电影的身份面对观众的审视与随后而来的各种评价声音。
网易娱乐观影团对《唐山大地震》的评价可看可不看,“适合需要情感宣泄的观众观看,至于不想用灾难痛苦来为自己添堵的观众,完全可以不必去‘被感动’”。作为一部目标5亿瞄准全民的大片,针对想要看一部灾难大片去的观众,《唐山大地震》会令人失望,因为灾难场面很短,而地震发生后一家人的命运,影片也未令人满意地履行讲好故事的义务,人物的情感进展与变化缺乏有力的铺垫与表述,煽情部分成功催泪,但因为影片存在的硬伤,观众在获得感情宣泄之余,却很难从中获得“心灵重建的力量”。
有人粗略统计影片的泪点高达20处,其中天崩地裂后尸体横陈的废墟、元妮几近崩溃地选择只救一个孩子、元妮忍痛送走小达、养父跟小登重逢诉衷肠、汶川母亲抢救女儿等场景无不让人泪与雨下,而结尾元妮向小登下跪一段更是公认必哭点。”
曾被包装成灾难大片、更因此引来挖人疮疤质疑的《唐山大地震》,事实上跟“灾难”本身相关内容前后合共十分钟左右,其中包括抗震救灾现场不可避免的残酷场面,在这点上影片成功地避过因为渲染灾难现场而直接再次刺痛经历者,转而频繁且精准地戳着“亲情”这一正常人类共有的软勒。而这些泪点的素材从情感或道德上来说,也并非《大地震》独家所有,汶川地震时中央电视台天天直播灾情,也把不少人看哭了。
关于冯导,我相信很多人有一个这样的认知,我在高中的时候就经常听同学说,他是中国最本土的导演,他知道中国的观众需要什么,他也善于挖掘那些观众看不到的细枝末节,然后无限放大,不管是搞笑还是催泪,都自成一派,成为了现在中国最大牌的导演之一。你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大智慧也可以。不过在我看来,他是有很多小聪明,而正是因为这些小聪明,才让冯导变成了今天的又本土又大牌的导演。
这部电影绝对不是灾难片,如果你抱着看灾难片的心情,那么肯定会失望。地震的场面和时间也很短,只是加了一个2332的噱头,而从这32年上,也是把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放在了一起,浓缩出了一部在地震背景之下的悲情剧。也就是说,即使你远离了地震这样的背景,这个故事是依然有据可依的。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电影的每一个情节,都触动着我内心最温柔的的一道线,我的心也随着电影剧情的变化而变化,一次次的受到冲击和震撼到最后的温暖和感动。
一场灾难让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身体上的伤痛可以治愈,心灵上的创伤却难以愈合。这部电影让我的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们的痛苦,让我走进了他们的内心,我想,我们应该要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亲人,关心身边的亲人。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三)
我要先从冯导的一条微薄说起,他在新浪的微薄上这样写道:遇热心人苦口婆心劝我治疗脸上的白癜风且免费献出祖传秘方,在此一并叩谢。这病在下就惠存了。不是不识好歹,皆因诸事顺遂,仅此小小报应远比身患重疾要了小命强。这是平衡。也让厌恶我的人有的放矢出口恶气。再者即使治愈,我也变不成黄晓明,顶多就一不用打底色的杜月笙。
凡事诸事顺遂,这是我们都应该明白的道理。中国人从08年开始,或者说从更远久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经受了各种各样的灾难,无论外敌入侵,还是自家内讧,无论地震雪崩,还是干旱洪水。有人总说:多难兴邦。有人也说,这是轮回。不管怎么说,中国讲究的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就是讲求的一个“中和”和“以不变应万变”。
这部冯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你要问我哭了没。当然哭了。我是一个敏感的人,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细节感染,在电影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情节等着你,给你下几个催泪弹,如果你真的没有哭,我倒觉得不正常了。
毕竟,我们都是见过、甚至是经历过地震的中国人。相信很多的人都已经知道,这部电影是改编自《余震》,然后就上了一个讨巧的名字,其实讲的是地震之后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了《2021》,他们两者其实没有可比性,一个宣传的是灾难背景下的情感,一个就是典型的灾难剧。但是,两部电影的片名倒是异曲同工。《唐山大地震》这个名字一公布,马上就会有无数的人被吸引,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抱着灾难片的感觉去的。
关于冯导,我相信很多人有一个这样的认知,我在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听同学说,他是中国最本土的导演,他知道中国的观众需要什么,他也善于挖掘那些观众看不到的细枝末节,然后无限放大,不管是搞笑还是催泪,都自成一派,成为了现在中国最大牌的导演之一。你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大智慧也可以。不过在我看来,他是有很多小聪明,而正是因为这些小聪明,才让冯导变成了今天的又本土又大牌的导演。
我相信,拍摄这样一部有关地震题材的电影,是有风险的,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对地震这个话题太敏感了,虽然像我这样的年龄没有经受过唐山大地震,但是我听父辈人说起,还有很多的内幕和各种民间传言。所以,面对这样沉重的话题,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心怀谦卑和感恩,去看待这种电影,而电影也基本上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但是,离开了地震,离开了我们心中的那些感通,还能说些什么呢?
这部电影绝对不是灾难片,如果你抱着去看灾难片的心情去,那么肯定会失望。地震的场面和时间也很短,只是加了一个2332的噱头,而从这32年上,也是把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放在了一起,浓缩出了一部在地震背景之下的悲情剧。也就是说,即使你远离了地震这样的背景,这个故事是依然有据可依的,这就是小聪明的地方。
我曾经问过一位在唐山的朋友,问他看了这部电影没有,他说看了。我说什么感觉,他说没什么感觉,我又问那你家人呢?他说也都一般。就觉得假了一些,不够真实。我说哪里假?他说,感觉。
如果离开了地震这样的背景,这也就是一部家庭的伦理剧,如果这个家庭不是发生在地震的唐山,而是发生在其他地方,一开始的离散和痛苦,到最后32年到汶川的相遇,都可以作为一部不错的催泪弹。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如果,电影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这也造成了本来哪里都可以的故事,拥有了它的特性和特殊的地方。
不过可惜的是,电影在对人性的挖掘上,我觉得还略有欠缺。只是几个演员演的可圈可点,比如老戏骨陈道明,张弛有度,而镜头的感觉也堪称是一流,内敛之中的那种爆发力和对于大灾难面前的那种隐忍,看着着实让人揪心,张静初的表演也算中规中矩,虽然没有在《孔雀》中那么的有亮点,但是也已经不错,徐帆就是电影当中最大的催泪弹了,无论是歇斯底里的呐喊还是佝偻的背影,鼻子总是酸酸的。另外陆毅,算了,跑龙套吧。
如果你要把这部电影单单看做是一部催泪的感人影片,那么它是成功的。大段大段的情节,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然后陡然直下的催泪效果,都是十分明显的让你哭让你感受悲痛。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冯导的小聪明,他一向拍电影有目的性,无论是让你搞笑,还是让你哭,再加上他对演员的那种戏份的了解和把握,你要说这部电影,催泪效果不够,我觉得是牵强的。电影当中所有的情节和导演设置的桥段,都是为了哭点去的,所有的那些悲痛和爱恨,亲情和爱情,欢笑和泪水,都是中国的观众所关注和喜欢的,而且这次正中下怀。
但是,如果单单是一部催泪的电影,那么大家肯定都是买账的。可是这又是一部特殊的电影,他的故事发生在了绝大多数人都不想再提及的唐山大地震上。这就有犹如一种,一个普通的东西,加上了特殊的敏感的背景,那么本身也就是不再普通了。而我那位在唐山的朋友说,听他的父母说当时其实不是这样的情况,电影里好多的地方其实都是现代的影子,所以在感觉上就是在看电影,不是在看自己的曾经。
电影2个多小时,如果抛开地震的背景,就是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电影中间的部分明显拖沓,跨度的时间本身就长,又加上好几条线索,主题也比较的分散,然后再电影的后半段,直接用几个现代的标志来转换时间,明显卡在了那里跳脱不开。也就是说,这本身可以拍好几个长篇的故事,硬是加塞在了几十分钟里,人物的反应和那些情节之间的关系,显得牵强和生硬。
另外就是大家都批评的广告的植入问题了,尽管现在吵得是沸沸扬扬,但我依然觉得广告注入不怕,但是你要植入的自然和得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能吃饭就和剑南春吗?还是在大灾难下买保险就买某某品牌。我觉得都不得体,生搬硬套,让我想起了湖南丑女好丑里所有的浴衣都是多芬。
冯导总是强调这部电影很感人,用多少的数据来说多少人看他的电影潸然泪下,纸巾都不够用。但是,催泪的电影和伟大的电影,还是有区别的。光是通过制作催泪弹来彰显人性,还是要在情节里讲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往往就在一线之间。所以,如果是催泪电影,合格了。如果是伟大的电影,还远远不够。
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感人的事情,不是歇斯底里,更不是之后单纯的援建,而是在内心当中油然而生的悲怆,感受到生在危急关头的渺小和在大爱之中的磅礴,而更多的故事,是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寻找、去用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感觉,或许再怎么拍电影也无法呈现,或许更多的时候,我们的那种期待总也不能够实现。
还是那句话吧,离开了地震,面对它,我们应该说些什么。而除了让观众留下对地震回忆和缅怀逝者的眼泪,是不是更应该更多的思考和回想。冯导肯定也明白,逗你笑之后思考容易,而让你哭之后思考,却是难上加难。
——面对批评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虚心接受,拿批评当蜜喝;一种是本能的不高兴而且当时就挂脸。(www.wolizhi.com)从人性的角度分析,前一种人起码是不真实的,言不由衷,往轻了说是虚伪,往重了说是阴险。和这种人打交道要小心。和后一种人交朋友就塌实多了,起码丫不是一处心积虑憋着坏准备当圣人的阴谋家。不信你可以试试。
绿色奇迹影评 赵氏孤儿影评 出租车司机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