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咸鱼躺平李毓锦全文免费阅读_(快穿之咸鱼躺平李毓锦免费阅读无弹窗)快穿之咸鱼躺平李毓锦最新章节在线阅读笔趣阁
毛是咋的了,千里迢迢翻越大山就想上这边扬名立万。
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以德服人,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我凭什么让着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事自古以来就有。
直接给这群黄毛都干服了。整不死你小子算你长的结实。可抓到这些俘虏除了祭祀神明的时候填坑也没啥大用。
徐慧珍他们可不这么想,怎么能有没价值的劳动力呢。
大卡车一趟趟的往部落里运人,回去的路就好走多了。
前有车后有辙,沿着来时开出的路线,分了三部分运回部落里七万多人。
龙部落终于迎来了发展大机遇部落将近十万的人口,也幸亏今年准备充分。
村庄网点一直往平原深处延伸,两千多奴隶一年的时间在机械的帮助下盖出来六十多个村庄。
道路也简单的用压路机修成了沙石路。这次加入这么多人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李文庭那税收都没等在手心里捂热乎,就拿出去养新加入的族人了。
老规矩洗澡剃头发衣服,身上都得驱虫一遍,徐慧珍早就颁布了卫生条例,部落里所有的人家都不许喝生水。
铁器作坊用模具倒腾出来的铁水壶虽然笨重,但是非常耐用,以前是五十斤麦子买一把,现在五十个铜钱就能买一把。
今年秋收以后李文庭就开始用铜钱向部族居民收购余粮,每家都那么多粮食自己一家根本吃不完。
还不如拿出来换钱,现在部族里的商品越来越多。有了钱就可以买自己家需要的东西。
这些收上来的粮食和税收都不够这些人的口粮的,还有一群奴隶等着吃饭呢。
好歹这都不能饿死,活多着呢饿死了可怎么整。
好在李家三口人空间物产丰富,以前囤积的粮食堆积如山。
拿出来补贴了一部分这才把这些人安顿下来。
又有那大聪明问了这么多人和龙部落能一条心吗?
他们可以不遵从自己的意志,但是绝对会尊重肚子的选择。

人的肚子是最诚实的,肚子饿的滋味可太难受了,一下子能吃饱穿暖了,不用住山洞睡着暖呼呼的炕。
傻子才想离开龙部落呢,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在一个这个时候的人无比相信神明,李文庭一家在他们眼里就是天神的代言人。
不听神明的那你等着找倒霉呢,那个质问李文庭太残忍的女孩现在老实的像鹌鹑一样。
走到哪里都会被全部落的人唾弃,所有人都会说这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
脑子有问题,好日子过久了给她烧的。狗肚子里存不下二两香油的货色。
连带着她父母兄弟都抬不起头来。这种蝴蝶效应深入人心,现在李文庭一家在部落里说的话言出法随。
吐口唾沫都是钉,所有的人都信服。
龙部落终于扩大了,李文庭第一时间给城门口龙部落三个字换成了华国的牌子。
十万人的王也说的过去吧以前一万多人,别人叫李文庭陛下他都不好意思答应。
现在不一样了这是正儿八经的大部落了,虽然跟人口几十万的大部落比不了,但是华国的实力之雄厚现在绝对是遥遥领先的。
折腾了半个月才把这些人都安顿好,这些人本来就不是懒人,现在资源这么丰富,他们又有了趁手的工具。
打猎捕鱼一个个的过的可滋润了。龙长老组织起来各村种田的好手,给这些新来的讲课。
在吃到香喷喷的红烧肉大米饭之后,所有人都对种田事业充满了信心。
这不比打猎靠谱多了,这些食物味道甘美还容易保存。打猎靠天吃饭,今天没打到猎物就得饿肚子。
原来人还可以把食欲存在家里,大冬天还可以悠闲的躺在热炕头上。
吃的饱饱的,原来屋子里还可以看到外面居然还不漏风。原来菜还可以这么多做法。
看看人家先加入华国的人,现在真是吃穿不愁富得流油。人是怕比较的这些人热情高涨从老人到小孩都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各种知识。
第 317章 原始社会浪一圈13
效果是显著的,成绩是斐然的!陛下的领导是英明的。
现在的李文庭在搞感恩教育,经常让部落里的人回忆往昔想想当初的苦日子!
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忆苦思甜能让人更加感恩。
思想教育这一块不能松懈,现在李文庭最爱做的事就是找那些长老聊天。
这思想工作得从上到下做起来,从领导层面抓起这些小老头思想意识深刻了,下面的人自然深刻不深刻都不行。
毕竟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坏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今天中午李文庭就在大宴群臣,小菜整的嘎嘎地道。葱烧海参,红烧肉,臭鳜鱼,红酒炖牛肉。蒜苗炒肉,一锅大骨棒蘸蒜泥。
君臣吃的眉开眼笑,新加入的长老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开了眼了。
一起畅享美好的明天,厨房不停的送上好吃的,还端上来一瓶瓶的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酒盅一端一切放宽,这些长老都表示一定要和王站在统一战线。
临出门的时候下人给长老都带上一堆纪念品,有喝的流水有泡的茶叶,有厨房灌的香肠。还有糖作坊刚生产出来的绵白糖。
拿到东西的人眉开眼笑,有人的地方都会有江湖,江湖比拼的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比拼的是人情世故。
喝的晕晕乎乎的李文庭压根不知道他解锁了一个叫酒的东西。
这个东西一醉解千愁,部落里的粮食将迎来井喷似的增长,多余的粮食得有消耗。
鱼长老笑的意味深长,他可没白喝,总算问出来了这种美妙的液体居然是粮食酿造的。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啊!回到村里那必须发动人来试试,这要是研究出来这不又增加点乐趣吗!
研究不出来无非就是瞎几斤粮食而已。
这两年的丰收让部族长老底气十足,不服谁都不服!这日子比燧人氏有巢氏都好百倍。膨胀了彻底膨胀了。
这种自豪感是李文庭一直在培养的主人翁意识。华国是大家的人人都爱那就能长远,人人都恨那就走不长!
部落里的人是一刻也不停的在向外扩张,村子都开出去一百里去了。
先把地上野蛮生长的树木伐掉,接着就开始烧荒。土地烧热乎了用吊车啥的把树根抠出来。
全被村民拉回去放自家柴火垛上了。能省点就是一点!李毓锦的文化传播也初见成效。
部落里大一点的孩子现在都能认不少字,部落里造纸作坊也成立了。
用木头碎片放在池子中软化,接着就是碾子啥的反复捶打。
得到的纸浆再放到捞纸池里,这种纸箱和后世那些精美的纸张比不了。
但是这些纸可以让孩子们能有书读。龙部落的历史将来还是要靠孩子们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忙碌的春耕开始了,从今天起龙部落才得到真正的扩张。
小麦,玉米,红薯,水稻播种面积都达到新高度三百多万亩土地上所有的村民都在挥汗如雨。
尽管春耕劳累,但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孩子们将水囊送到田间地头,给劳作的大人们解渴。
整个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今年天公不作美一直这雨水下不了。
村民只能用肩膀去背水种地。李毓锦看着就难受这累一天能挑几桶水!
李毓锦一拍自己这生锈的脑袋,水车必须搞起来啊!
于是乎木匠倒霉了,巨大的原木被锯子给切割成片。按着李毓锦提供的图纸。
水车很快就建造好了,就屹立在大河的边上,这可解了燃眉之急了。
于是乎复制粘贴模式正式开启,整个大河边都竖起来大大的水车。
李文庭派出的使者带着大笔物资去燧人氏那里去换奴隶。再不去换这些廉价劳动力就够呛能活下来。
燧人氏那边种的都是黍米,也就是小米,这玩意产量可是不高。
自己部落里的人还吃不饱呢,轮到奴隶这就是留条命干活。
最可怕的是他们祭祀用的是活人,这要是赶上长老祭祀心情不顺这些奴隶都是扔大坑里活埋的货色。
李文庭是充分尝到奴隶的甜头了,这吃的比鸡少干的比牛还多。
今年部落里的金矿也没少给三口人攒私房钱。
这次原始社会来着了,现在李家三口人都在用心的练功,这些天境界稳固的差不多了。
现在三个人修炼的移形大法,这是陨落的云中子前辈留下来的功法。
三个人就在练功中过日子,轮流在外面值班,剩下的时光都在空间中度过。
等到三个人出关的时候地里的庄稼已经播种完毕,黄毛奴隶每天都在挖排水沟,为了使这些地都变成上好的水浇田。
今年对华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大旱过后容易有大涝李毓锦带着奴隶队伍连夜加固大堤。
推土机压路机不停的奔忙,奴隶队伍不停的往大堤里面加石头。
这条堤坝保护的是整个华国今年的口粮,如果今年发大水本就刚刚开始的华国就会陷入危机。
十多万人的吃喝那是一笔庞大的数字,总不能一直依靠李家三口人接济吧。
华国人没有认输这一个选项,战天斗地是我们的光荣传统,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啥时候也没有坐着船跑路的传说。
人定能胜天一直都是华国人信丰的传统,大堤已经两米高了,所有长老都觉得这些够了。
只有李家人觉得这远远不够,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春耕结束的人们尽管很疲惫也自动自发的跑过来帮忙,这些已经脱产的长老也跑到大堤上亲自上阵。
这些日子奴隶的饮食都提起来了,罕见的吃的是白面和玉米面两掺的干粮,更稀奇的是这回不限量。
咸菜随便吃,更罕见的是吃上了稀罕的炖菜。大块的萝卜和兔肉干炖在一起油水足的很。
奴隶在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