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
印象当中,台湾文学如台湾电影一般,于世俗之中透出一股小清新之风,也许这就是所谓取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龙应台的这部散文集也属于这一类吧,通篇都只是些生活琐事,写父亲的病、死,写母亲的爱美、衰老,写儿子们的生长、疏远,写日常所思所想,甚至写一只在海岛别墅外日日夜夜啼叫的杜鹃……最是平常,却最是能触及灵魂中最柔软的一隅。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全书第一篇散文——《目送》里的一段话,也是全书最抒情的一段话,将矫情发挥到了一定境界,多少人因思虑这段话而黯然神伤……时间是世上最尖锐的利器,饶你如何风华绝代,饶你的家庭如何美满幸福,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老凋零。龙应台也已步入中年,往日的锋芒毕露在经历家庭变迁后渐渐转为柔软,笔触也渐渐由针砭时弊转向思考生死大问,文中亦不乏世事洞达的精彩文笔。
书的扉页上在这段文字边上赫然印着:“二十一世纪的《背影》,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初看不禁让人产生“口气太大”的感觉,然而阅读完全书,也稍许认可了这看似夸大的宣传语。同是以背影为感情集中点,两人的文章都包含深情,然而在我看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语言朴素,仅仅只是平静地叙述父亲的一系列行动,却在那之中让人看到了父子间的真情。真正撼动心灵、引人落泪的文字,往往不是那最矫情的,而是在细微之中真情流露的,因此,我认为在表达情感方面,《背影》更胜一筹。但我仍欣赏龙应台先生的《目送》,《背影》讲述的是父子两代的情感,而《目送》却牵系三代:往上看,也往下看,看儿子们的青春,回忆自己的年少;看爹娘的老态,也审视自己即将迈入的老年。我觉得更大的不同,还在于朱先生的文字中,透着忧伤,而龙应台在说“不必追”三个字的时候,却有一种毅然的勇气在,我实在欣赏这种勇气。人间之情,因为敢于放手,才更加心心相印吧?
除却《目送》一文,书中还有不少引人深思之作。应该说这本书是龙应台人生一个阶段的心灵状态。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在父亲去世前,50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这跟她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没有其他家族亲人,因为这一背景,她对许多“人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时间上的延迟。(www.wolizhi.com)而此时,写父亲,父亲已经走了;写母亲,也即将目送母亲离去;写与孩子的关系,看到的是他们用背影对着自己。龙应台说:“人生走到这样的年龄阶段,是四顾苍茫,唯有目送。”
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对生命的感悟越来越深,龙应台近期的几本书不再有当年锐气逼人的气势,却多了一种让人低徊不已的情怀,开始专注于生活的细腻体会。从来不敞开自己的龙应台,这次选择最美的汉字,挑战思考中的“生死大问”。因为这本书的私密性以及它的情感的浓度,龙应台诚实地表示:无法在大庭广众之下畅谈这本书。但是,读龙应台温情的文字,很佩服她的冷静和细心,留下这些日后难以回忆的感受,这大约是我读龙文最多感叹之处。
当然,温情的文字里面,不仅只有温情。龙应台说儿子即使同路,也不愿搭自己的车,这当然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而作为母亲,龙应台能做的,是把自己一路上看见的风光、经历的风雨,统统告诉儿子,不是作为经验教训,只是为了给他看一看。《亲爱的安德烈》如此,《目送》同样如此。于是我们在看到父女母子的温情同时,不可避免地,也读到了一段风雨人生。
目送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目送 目送读后感500字 目送读后感1000字 目送读后感300字 目送读后感200字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 龙应台《目送》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