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读后感
《江城》读后感
文/ZX
《江城》是美国人何伟,对,何伟是他的中文名,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内陆小城涪陵,对,就是长江边,那时还属于四川的以涪陵榨菜闻名的城市,中的师专英语系当老师的两年中,对,只有两年,两年之前他就知道自己两年之后就会离开这座城市,对这个小城所看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
这些记录琐碎又细腻、平淡又温情,以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真实的记录了那个时代那个地方发生在他身边或者他专门去走访了解到的那些故事,一幕幕像是一张张黑白照片,没有丰富的色彩,却依然清晰地定格了一段也许可以称为历史的画面,而《江城》就是一本照片集,打开她,目之所及的一张张照片,带给我一片片曾经的回忆……
想要了解一个城市以及生活在那个城市里的人,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条件。
比如,要在那个城市生活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能太长,太长会混淆一个城市和其他城市的记忆而遗忘了她独有的魅力;这段时间不能太短,太短会不足以深入的了解她的内涵而浮于城市的表面或者第一印象,这些又往往存在突发因素产生的理解偏差。所以,两年时间,似乎刚好。
又比如,不能是那个城市土生土长的人,本地人会因为耳濡目染或者风俗习惯等原因,或多或少的天然赞美自己的故乡,也有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或多或少的贬低轻视自己出生的地方;不能是来了之后就定居这个城市的人,这样的人会因为“以后时间还长”而疏于深入了解这个城市,又可能会因为“我就是因为这个城市什么什么好处才来的”而先入为主的自信于她的优点而忽视她的不足。所以,何伟在涪陵既是两年后就会离开的旁观者,又是两年间以老师的身份置身其中的角色,刚好可以亲疏结合的观察和了解这个城市。
其实《江城》是一部很平淡的书,平淡到,我一度以为这就是何伟在涪陵师专工作时,每一天日记的合集,似乎也确实如此。但这平淡中又带有一份新奇,新奇在于一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城市,竟然让我这样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读出了自己曾经的回忆以及一些,因为习以为常而不曾注意的那些生活细节。这些细节细微到像阳光普照大地一般普通,这些细节又重要到像阳关滋润万物一般不可缺少。比如,酒桌上的文化,比如,人们对钱的看法。
在中国,酒桌上的学问绝对是一门学问,从如何落座,谁主谁从,到如何倒酒,如何开场,如何敬酒,敬酒词怎么说,到如何劝酒,甚至如何争酒,是一对一单挑,还是二对一多对一,或者是“群殴”,这里面的门道绝对可以写一篇硕士论文。而何伟作为普林斯顿和牛津毕业的高材生,真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学习能力和洞察力,不长时间就在涪陵师专工作期间的几次酒桌吃饭中,把其中的门道窥探了个十之八九,写在书中,让人捧腹又格外真实。
如果说酒桌文化,只是何伟在中国生活的一个小插曲,那么关于人们对钱的看法,作者是用心去了解的,甚至专门把一个章节直接命名为“钱”。“涪陵的每一个人都在谈钱”,“在涪陵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在谈钱”,“提到钱几乎成了人们的日常习惯,习惯得如同人们长久以来见面问候的方式:吃了没有?”,作者在书中这样描述道。因为他走到哪里,总会有人问他的收入状况。人们也经常互相询问收入或者某一件新买的东西花了多少钱等等。那时,人们的进步总是以钱为参照物:涨工资、分新房、买传呼机。然而何伟并不因此而烦恼,他反而喜欢这样的开诚布公,他也并不觉得喜欢谈论钱的人们有多贪婪,他在涪陵跟某个人一起吃饭,付钱的总是对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是外国人?
时至今日,我仍然感觉,人们最喜欢谈论的话题依旧围绕着“钱”来展开。买的房子涨了多少钱、房子装修省了多少钱、股票亏了多少钱、大卡的工资比某某单位又少了多少钱……两个人或者几个人之间无论是否相识、无论年龄差距、无论兴趣爱好,只要谈到关于钱的这些话题,似乎一下子就拉近了不少距离,人与人之间还是谈钱最不伤感情啊。
读罢《江城》,我会回想起与自己有过联系的那些城市:有些城市,我出生过、成长过、学习过、工作过;有些城市,我走过、路过、看过;有些城市,我去过,却走马观花;有些城市,我没去过,却神思已久。我想以后,应该把一些城市写下来,趁着记忆还未曾消退……
《三十三年梦》读后感 《老子今注今译》读后感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