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励志网

学习更好的活着——《幻想即现实》读后

分类: 读后感  时间: 2021-11-11 10:49:51 
点击全文阅读

学习更好的活着——《幻想即现实》读后

学习更好的活着——《幻想即现实》读后

文/静流

各位老师早就推荐过心理学家曾奇峰的《幻想即现实》,第一次听到这本书名的时候,大脑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这书名起的够精分,够幻感。

武志红说曾奇峰身上少了大师味道,多的是烟火味儿,读完全书后,不得不深为佩服武志红的敏锐观察力。

曾老师时而用睿智的说辞对痛苦的求助者循循善诱,时而用幽默的笔调对这不完美世界进行善意的调侃,时而用暖心的话语触动读者内心柔软一角。总之,他是以尘世烟火中朋友的身份教给我们如何更好的活着的道理。

全书不只是内容极其丰富,从亲子教育、婚恋家庭到工作学习等无所不包;书中很多观点也有让人耳目一新而有醍醐灌顶的警醒,甚至是颠覆了我们的一些传统认知。

比如我们惯常认可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看法,在曾老师看来这是谬论。他说:“人有两种:一种是在出门前把自己‘暴揍’一顿的人,一种是在出门前对着镜子把自己猛吹一顿的人。那些出门前和出门后疯了的人,恰恰是那种在出门前‘揍’自己的人。这个世界上没有被吹疯的人,只有自我攻击才会让人发疯。”

我的理解是曾老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是要我们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而且是要无条件的爱自己、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只有我们自己内心有了充盈的爱,才能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爱身边的人。

比如我们认为“好的情感不应有金钱的参与,很多感情在金钱的干扰下会变质”,而曾老师认为:“钱只不过是人所制造的所有金属品或纸品中间的一种而已,却被赋予了太多的负面形象。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污染了钱,而不是钱污染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曾老师进而提出“无钱型人格障碍”的概念。

曾老师认为“无钱型人格障碍”的特点,首先是没钱,然后是偏执、尖刻与懒惰。这类人穷酸,跟他们打交道,你可以直接感觉到他们人格上的巨大变异或者空洞。

诸如此类的一些较为“激进”的观点和看法,绝对会引起某类人的不适与不爽,最起码我看到这地方时内心里有着大大的问号。但曾老师却有让人对他的解读不得不信服的魔力。

自从涉足心理学,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有所觉察,要不断解析自己,明了引发这些行为和情绪背后的原因。自我分析的越透彻,也就越能接纳、包容自己,进而也越能无条件的爱身边的人。”

我的理解是这样一种不断分析自己的过程就是“自救”的过程。曾老师也坦诚,他之所以选择心理治疗这一职业,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自救”。因为他说:“我们是人,我们注定要带着人的全部优点和弱点活着。”这种深深的被理解的温暖感觉常使我不能自已的眼含热泪。

为了更好的活着,我已经把这本书列为我的常读书目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那一类。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读后感 《时光倒流的女孩》读后感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