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关系——《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感
平衡关系——《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感
文/饱饱
整部小说基于平衡的视角在写。包括外部的自己与其他人的平衡,以及内部的自己生活工作的平衡和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平衡。对于主人公莱农来说,最需要平衡的是自己和莉拉的关系,这层关系似乎贯穿了整部小说。外部的平衡,尤其是莱农和莉拉的平衡关系,莱农一直在寻找的就是如何与莉拉平衡相处。然后是爱情的平衡,如何在两性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一种友谊的平衡。内部的平衡实际上是莱农自己阶层与渴望阶层的平衡,这个平衡由教育实现。其次是莱农生活中每个阶段角色的平衡。
友谊
友谊是这部小说的关键。我们看到的是莱农和莉拉“坚固”的友谊,从小到老的相互扶持和帮助,没有莉拉,莱农可能早就放弃了学习和协作;没有莱农,莉拉可能在香肠厂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生命。从结果来看,的确是一场坚固的姐妹情。但是从整个过程来看,我们看到的是,莱农站在人物的第一视角表现出来的嫉妒、愤怒。当看到莉拉快速的学习能力,看到莉拉收到那不勒斯小城区众多男性的追求和喜爱,看到莉拉嫁给斯特凡诺成为豪门太太,看到莉拉学习计算机做生意……的时候,莱农内心充满了嫉妒,她痛恨自己的长相、能力都远不及莉拉。这让我联想到的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此愿所有性侵的变态狂原地爆炸,世间无恶魔)里面房思琪和怡婷,她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但是当房思琪尝试告诉怡婷她和李老师的关系的时候,换来的却是朋友长期积累下来的嫉妒。如果这个时候作为铁密的朋友能够尝试问问房思琪前因后果,可能结果就大不相同。
女性之间的友谊,因为存在的固有的攀比等心理,女生之间的友谊很容易产生嫉妒。虽然我们没有坏心,但是过程中嫉妒心理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坏事。
爱情
爱情也是这部小说的一条线,从莱农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了她从吉诺、安东尼奥到皮得罗到尼诺,再到最后的小男友。从莉拉的角度来看,从马尔切诺的追求到与斯特凡诺的结婚,到与尼诺的私奔,到与恩佐的相互扶持。种种关系中,两位女性经历爱情的迷茫,尝试,激情和稳定。其中表现出来的是女性的独立。书中有一段专门描述了你男女之间的关系。“夏娃不能独立存在,她在亚当之外,没有自己存在的支撑。……她的外形是可以塑造的,她不拥有自己的语言,她没有自己的精神和逻辑,她随时都会变形”。但是后来她们都成功的做到了,摆脱男性,成为身份地位自由的女性。
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需要面临处理的事情。莱农认为逃离那不勒斯就可以,于是认真念书,嫁给皮得罗,但是后来因为尼诺还是回到那不勒斯,莱农总结自己的人生“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青少年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大概在学业、父母关系和朋友关系的处理上,后来就有恋爱的问题,婚姻的问题,以及子女问题和事业问题。每个阶段的我们都有新的角色产生,每个新角色的出现需要经过适应和磨合,因此必然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莉拉对莱农是深深的爱,她希望莱农能利用读书人这个身份改变自己,改变那不勒斯,当得知莱农为了尼诺而私奔的时候,莉拉怒不可遏“你会替我享受生活,非常美好的生活。我错了,你简直是个白痴”。在不同的阶段,可能会有迷失,因为忘了前进的方向。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说,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always like this”。当我们身处在这个境遇中,我们总认为现在的境遇是最差的,付出努力后,能改善现在的状态。基本上每个人都经过的高考和大学生活就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例子。高考前听老师说的考上大学就没有这么辛苦,但是事实我们都知道。
教育
另外想说的一点是教育的重要性。这部小说是贯穿主人公整个人生的,让我联想到的是bbc的纪录片《56up》,《56up》中描绘了英国几位不同孩子的成长史,我们看到在阶级固化的社会中,教育是突破阶级的最大的法宝。莱农和莉拉的故事也是如此。像第一步小说《我的天才女友》中所描述的,莉拉有过人的天赋,只有她不想学的,没有她不会的。只要通过她很短时间的学习就可以掌握要领,这也是全篇我们所看到的莉拉能成为莱农和米莱拉崇拜、喜爱、嫉妒的本质。但是当莉拉因为家庭原因,只能读到小学毕业并辍学的时候,此时的情景可类比“伤仲永”中的故事。小学老师很生气,她希望好学生都能有一番成就,就像她描述的“庶民就是争抢食物和酒,就是为了上财的先后次序、服务好坏而争吵,就是那面肮脏的底板——服务员正在上面走来走去,就是那些越来越粗俗的祝酒词”,因此她希望自己的优秀学生都能接受教育,摆脱“庶民”的枷锁。莱农成为了幸运的那位,她的父母允许她接受教育,从刚开始的被动式接受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到后来的主动(大学及以后),莱农凭借教育的鞭子使自己策马奔腾。虽然她的灵感和素材可能来源于莉拉,但是灵感的产生需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思想,这也是大部分都认识莉拉,但只有莱农能成为知名作家的原因。
而教育改变的其实不止一代人。纵使莉拉再厉害,她所能给以的小孩的教育内容以及方式都是受限制的。莱农的三个女儿,黛黛,艾尔莎和伊玛进一步巩固了莱农的中产阶级地位,而莉拉的儿子里诺仍然生活在那不勒斯这个城市,仍然成为“庸庸碌碌”的一代人。
我认为教育给我们的是一个平台和机会。在教育面前,起码“接受相同教育”的个体都是平等的。但是总有人脱颖而出,也总有人默默无闻,这是教育的公平性,也是教育的机会性。“读书无用论”总有人在谈,但是我认为,我们要比较的是整个社会样本中,接受教育的群体他的阶层是否比原来要好。
其他絮叨
最后想谈谈的是尼诺这个人。这个人也是贯穿全篇的核心,给他的定义就是利用女性的“渣男”。他利用了文中的各位女性的优势,包括高中老师的地位、妻子父亲的社会地位,以及莱农的作家地位,但是她却拜倒在莉拉的智慧之下。“尼诺一开始在她身上看到了以为自己也有的东西,但是对比之下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她拥有材质,但是她没有利用它为自己谋福利,而像贵妇一样在挥霍着自己的才智。莉拉的才智是免费的,这也是尼诺着迷的原因”。莱农和莉拉都因为尼诺迷失过,背叛过婚姻,但都迷途知返,从这段关系中解脱。其实对于尼诺来说,寻找的未尝不是一种平衡,只不过这种平衡全出于自己的自私。
《逆商》读后感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 《读报纸的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