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复仇:史上最牛落榜生
原标题:《一个科举失败者的逆袭:考不上,就把它废了!》
1
1879年的第一场雪,并没有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与之前的年份相比,这一年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庄稼人继续种他的庄稼,生意人继续做他的生意,考科举的读书人,继续考他的科举。
当然咯,说起科举,举不上的人照样还是举不上。
比如袁世凯,这是他第二次考场折戟了。
虽说袁世凯一向不喜欢章句之学、经史大义,但在那个人人科举的年代,小袁同学还是做过科举梦的。
他曾对人说过,如果“不能博一举人,则不能瞑目”。
对这一年的科举考试,有过落榜经历的袁世凯十分重视。早在1877年,在给自己二姊的信里,袁世凯就表决心,要专心备考:
因下科将至,如再碌碌,弟何以面见人也……所以不敢误了功夫。
当时袁世凯身体不好,老是生病,但他却“不敢自弃”:
每当病卧思己之功名不就,无不攘背而起,展书味诵。
抱病复习,可以说,是非常刻苦非常用功了。在袁世凯的愿景里,他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只为换老天开一次眼:
但不知老天负我不负我乎!
然而老天终究没开眼,狠狠地负了他。而再度科举失败的袁世凯,原地爆炸了。
他把自己所做的诗文全倒在地上,付之一炬,还愤愤地说:
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那意思就是:垃圾科举误我人生。
2
没有人知道假如袁世凯中举,他将会有怎样的人生轨迹。1879年这出历史剧里,只有一个名落孙山的微胖袁书生。
感到被举业抛弃的袁世凯,没有像蒲松龄等历史着名老考生一样,选择复读三战:他也果断地“抛弃”了举业,改投军旅。
袁世凯自幼喜欢读兵书。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不让他看兵书,逼他学词章,他就白天跟老师学词章,晚上再一个人研究兵法。
如今告别了令自己痛不欲生的举业,来到了军队,小袁同学可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地盘了。
1882年,年仅24岁的袁世凯随清军入朝平乱,颇有军功。两年后,凭借在甲申政变中的力挽狂澜,袁世凯被帝国政界大佬李鸿章看上,从此红得一发不可收拾。
27岁时,袁世凯当上了“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成了帝国三品大员,总督朝鲜事务,成了这个大清藩属国的“太上皇”。
37岁时,在天津小站,袁世凯主持编练新军,创立帝国的精锐。
41岁时,由于在戊戌政变中站了太后的队,袁世凯被赏封为山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43岁时,随着李鸿章去世,袁世凯接过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指挥棒。
谁还记得1879年科举的状元?但如今天下无人不识袁世凯。当年的落榜小子,一步步摸爬滚打竟成为帝国柱石。
1900年庚子国变,惨败深深地刺激了清廷上下。面对这危局,老佛爷娘俩决定对“祖制”动刀子了。诏书里说了:
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着于论语……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难议更张……
要改制是吗?袁世凯“报仇”的机会来了。
3
在20世纪最初的那几年里,“中不如外”是社会上下普遍的认识。换句话说,那会儿流行崇洋媚外:
只要是洋人有而我们没有的,那就是先进的、需发展的;那些我们有而洋人没有的,则必然是落后的、应弃的!
本着这样的认识,在中国延续千年,而外国并没有的科举制度,不幸中枪。
两广总督陶模最先上书,请求以“减额渐停”的方式废科举,兴建学堂。闻此,社会舆论一片叫好,呼吁废停科举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俨然戊戌年的事从未发生过一样。
对此,老袁同学当然喜不自禁。
1903年4月9日,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给帝后上了《请递减科举中额专注学校折》。在折子里,袁世凯说了:
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学校不能大兴,将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
一句话,科举是万恶之源,科举是罪魁祸首。科举不废,国将不兴。
两年后的1905年,老袁同学又亲自执笔,写了一封奏折,与张之洞、岑春煊等另外五个封疆大吏一同联名上奏:
现在还不废科举,过十年再废就晚啦!
过了两天,清廷答复,准了:
着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随着一道诏书颁布,盛行1300多年的人才选拔制度骤停。
4
科举制度在自己的推动下给废了,曾经的落榜考生老袁同学当然得意。
对此,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曾回忆说:
我父亲以后经常谈论这件事,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事。他说,他是从小就痛恨这种科举制度的。
然而,随着科举被骤然废除,还有一件让老袁同学意外的大礼,在清末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开始酝酿。
1905年10月15日,清末举人刘大鹏在他的日记里写道:
下诏停止科举,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弟子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10月23日,刘大鹏又写道:
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
两个月后,刘大鹏的日记里又出现这样的文字:
顷闻同人失馆者多,家有恒产尚不至于冻馁,若籍舌耕度岁者,处此变法之时,其将何以谋生乎?
简单来说,戊戌年仓促废除科举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1905年废除科举的时候,再次出现了:年轻人不再读“书”,而读书人不仅失去了“理想”,也失去了“现实”。
弊端远不止于此。
由于配套的政策没有跟上,科举制度的废除在清末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宛如地震一般。
没了科举,私塾便失去了存在意义。私塾倒闭后,城里的孩子尚能进新式学堂学习,而乡里的孩子却落到无书可读的境地,文盲率竟因此大幅提高。
1915年,梁启超便评论说“办现代教育,使得全民不识字”。
而那些读了学堂的孩子,由于学堂风气西化,他们竟能“议论毫无忌讳,指斥政治得失”,甚至敢言“排满”二字。
一时间,社会上的革命风气日日渐浓。
这大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5
科举废除6年后,当年12岁的孩子长到了18岁,当年18岁的少年长到了24岁。
童年、青春,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由于卸掉了科举的枷锁,变得自由奔放,无形无拘。
1911年10月10日,一群年轻人在武昌举起了反旗。一瞬间清廷的统治土崩瓦解。
次年,老袁同学带人逼宫。
灭亡清廷的社会基础已经广泛形成。无奈之下,曾经的科举状元张謇,代清廷写下了逊位诏书。而老袁同学则摇身一变,成为共和第一功臣。
当年的科举落榜生,不仅灭了科举制度,还把一个帝国给灭了。
如果1879年的考官能预知未来,他们在提笔钦点举人的时候,会不会犹豫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