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一)
看完了王立群先生的新作《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项羽的影子投射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是他身上具有的素质断定了项羽这一生成就不了统一中国的帝业,辛苦打下的天下只能拱手让给刘邦。姑且不论项羽霸业未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是读完此书后,觉得项羽乃至楚汉争霸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如下启示:
1、单打独斗永远团队作战:“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古语在项羽和刘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前者是失败的淋漓尽致,后者是成功的淋漓尽致。君不见,刘邦身边人才济济,文有张良、陈平、萧何等,武有韩信、樊哙、彭越等,也正是这些文臣武将充分弥补了刘邦个人能力的不足,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型团队,最终成就了帝业。而反观项羽,绝对是当时的单打冠军,名副其实的霸王,但身边真正派得上用场的得力助手又有几人。我们能记住的好像只有“亚父”范增和“堂叔”项伯,前者说实话也不是什么高水平的谋士,后者更是“吃里扒外”,不下三次救助了深陷危机的“亲家”刘邦。
2、最高领导人永远应当戒骄戒躁:项羽是霸业的创造者,同样也是霸业的摧毁者。由于自身能力超强,所以在项羽的眼中和心中几乎看不见能人,几乎看不到别人的长处。项羽的“不容逆耳”、“刚愎自用”、“心胸狭隘”、“所封不当”早就妇孺皆知。这里只想特别指出他性格上的一个致命弱点:易发怒。纵观《史记》,有关项羽的记载用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怒”和“大怒”。整个《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一生中只有一次笑,那就是乌江自刎前的仰天大笑。实际上,项羽身上的弱点同样在很多企业的创业者和最高管理者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无论如何,即使昨日如何伟大,如何成功,都应当戒骄戒躁,永远不要成为企业继续创造辉煌的绊脚石。
3、战略永远>战术:对照项羽和刘邦,项羽是一个缺乏战略大局观的人,而刘邦在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则步步为营,很好地实现了起初的战略布局。荥阳会战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这场耗时28个月的楚汉争霸中最长的一场战役中,项羽的疲于奔命就是“只重战术、没有战略”和“注重一城一池,没有大局观念”的鲜明体现,虽然荥阳大战从表面上看是以项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真正的胜利者却是刘邦,除了双方“中分鸿沟、楚河汉界”,韩信还控制了整个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形成从北面、东面包围项羽的态势,为最终的十面埋伏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石。
4、虚心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论个人天赋,项羽应当强于刘邦。但为什么二流的刘邦最终战胜了一流的项羽,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刘邦的“三善”:善听、善用、善赏罚。翻译成现代汉语,刘邦是一个从谏如流、善于倾听;能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岗位;奖赏分明的优秀领导人。而反观项羽,这三个要素没有一项能得“及格分”。因此,最终的胜负可想而知了。这点同样适用于现代企业和企业家,重视竞争者研究,无论是系统的“对标”、“竞争者分析”还是“竞争者情报收集”永远都应当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二)
读完《王立群读史记》后,不禁对汉武帝产生崇敬之感,这种感受是由然而生的,也是发自内心的。试想一下,历朝历代,有几位帝王能够对生前的错误和失策进行反思,临终前为自己在世时的过失进行忏悔而下“罪己诏”呢?又有哪一位帝王能够在“罢除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还能广开言论,接纳四方闲士入朝为官呢?这些,也就是我对这位一代雄主产生崇敬的原因。不过,我对汉武帝的敬佩之情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他力抗外敌、开疆括土的雄才大略方面。
汉武帝一生在位54年,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的时光是在对外战争中度过的。他南征东越、南越,北击匈奴,一代雄主的武治水平发挥到了极致。于是,在武帝时,便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这样的军事天才。这三位军事家当年都有感天动地的豪情壮举,让人不由肃然起敬。卫青“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生熬战到白头;霍去病在战场上与匈奴作战深入敌穴,奋勇当先,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李广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至死不向敌军屈服,最后以身殉国。
纵观武帝一朝,除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家,还有一批出色的外交家,张骞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汉朝自高祖刘邦时代起,中原地区就不断遭到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侵扰与破坏,人畜伤亡损失惨重。自高祖时代起,就被迫答应对方,以和亲与进贡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但是匈奴的胃口越来越大,单靠和亲与进贡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到了文帝时,匈奴依然在边境进行破坏骚扰活动。汉武帝时,对于匈奴的出尔反尔,武帝决定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匈奴的问题。这样,在武帝继位的第二年,朝臣献策选贤,武帝决定在都城长安张榜贴告,进行“选秀”,向全国征集优秀人才,派最有胆识和才华的人去西域月氏进行交涉,说服当地国王,派人配合汉军夹击匈奴。说起来,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啊。去西域月氏全程差不多有上万公里,路上若赶上天灾人祸,保不准还要丢掉性命。但是,许多有志之士都把它当成一次为朝庭效力的好机会,奋勇当先赶来报名。经过初赛、复赛、淘汰赛,到这年5月份的全国总决赛,最终张骞和堂邑父顺利胜出,得到了自己心仪的角色出使西域。至此,张骞和堂邑父与100余名随从于公元前139年踏上了西行之路。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途中还被匈奴扣压过十年。但张骞虽历经屈辱,却意志坚定,“持汉节而不失”。直到后来匈奴内乱,张骞和堂邑父侥幸逃出。逃出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名叫“大宛”的国家。大宛国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强大的国家,且对汉主非常崇敬,所以当地国王一听说汉使来了,认为这是个极好的外交机会,便以礼相迎。数月后,大宛王便派使臣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叫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国家呆了一段时间后,便由康居的武士护送他们来到了最终的目的地大月氏。月氏王很有礼貌地接待了他们,但拒绝了他们联手夹击匈奴的要求。尽管如此,张骞仍不愧是一位了不起的出色外交家。后来,他和堂邑父与在匈奴认识的胡人女友一起,在再次绕过匈奴边境时被匈奴扣压,后又因匈奴内部战乱而顺利逃了出来。回到长安后,他们得到了长安市民英雄般的礼遇,汉武帝也大加赞许,张骞一行受命出使,先后历经13年,最终艰难回朝复命。不久,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与上次不同,这一次他顺利完成了使命。
汉武帝时人才济济,除了外交家和军事家以外,还有许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比如编纂了《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儒学家董仲舒,大文豪司马相如,谋略家东方朔,《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学艺术家。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三)
千古一史唯《史记》,闹得沸沸扬扬的“王立群读史记”,号称以四十年功力去解读《史记》,想来也自不俗。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读了《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一读之下,却发现在王教授的笔下,《史记》中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却一个个成为尔虞我诈的小人,要么就是不懂权谋的傻冒。
无论是汉武帝成为太子的诸多波折,还是汉景帝为太子即位铺平道路的手腕,或是汉武帝时代诸多风云人物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只剩下权谋,只剩下尔虞我诈。而且这里的权谋不是谋略,如果说谋略还让人想到机智,想到才华,那么权谋则是委琐,则是奸诈。
《史记》的恢宏和雄美从古至今感动了无数人,李白的气魄,苏轼的胸襟,都与《史记》不无关系。无论是先秦的诸国纷争,还是秦末的楚汉相争,汉武帝时期的讨伐匈奴,都不仅仅是单调的历史事件,而是以生动的画面存活于《史记》中。与此相应,是那画面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血性而富有激情。
那曾经让匈奴闻名丧胆的卫青、霍去病。此二人对汉民族之功不可谓不高,可是在王教授的书中,也不过是无数次地强调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而卫子夫是汉武帝心爱的女人。自然,关系是有,可是若仅凭关系而无将才,又如何能破得了匈奴?“如果卫青遇害,谁是最痛苦的人?当然是他的亲姐姐卫子夫!那么,谁最希望卫子夫痛苦?当然是与卫子夫争宠的皇后陈阿娇。”这种话即使有道理,那语气却绝不像是一个学者所说,倒与爱捕风捉影的狗仔队语言差相仿佛。王教授对卫青的将才不注意,却独独对渲染那点关系别有嗜好,不免让人怀疑他的品味。(www.wolizhi.com)
王教授在书里还时时对笔下人物做出貌似聪明的评价,可这是否便证明了他的高明?恐也未必。如他对窦婴的评论:“窦婴很聪明,只是他不通权谋,不会来事;而与其说他不忠诚,不如说是贵公子的优越感太强。”可见权谋是王教授的挚爱,一个人不管才略如何,如果没有权谋,也便只落得“不会来事”的评价。《史记》中虽也时有评论,可是那是太史公的无限感喟,而王教授的这种评论,只显示出他对八面玲珑之人的无限欣赏。
对那种历史上的正直之士,王教授总是自作聪明地以为他们是没事找事。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汲黯的评价上。汲黯不阿谀,不奉承,冒死批评汉武帝,也不过换来王教授的如此评价:“这一次汲黯的确有些过分。官场之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何况是对当今圣上?……汲黯不懂批评艺术,或者也不是不懂,而是唯恐绕着弯子别人听不明白,有点存心的意思。”
显然,这种态度不是王教授欣赏的。若依王教授的观点,那么唐朝的魏征就更是不识相的人了,明朝的方孝孺则简直是一个傻冒。可是岂不知,正是这些刚直之士,才铸就了历史长河中的铮铮铁骨。人性的复杂自是不可否认,可是读史若只读出权谋,只读出人性的无赖和阴暗,那便是读史者的问题了。
王教授此书丝毫未论及《史记》的文才,只是剥离其中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多侧重于权谋之事。《史记》中的血性男儿,《史记》中的文采武略,在王教授的笔下几乎不易寻到,而此书给人的印象便是丧失了《史记》之魂,不免有买椟还珠之嫌。
背着爸爸上学读后感 命若琴弦的读后感 记忆与印象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