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哲学读后感
音乐教育的哲学读后感(一)
《音乐教育的哲学》这本书是美国着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着,它是一本纯教育理论书籍,其中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作了连贯、深入的哲学思考。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来体验音乐,从而得到审美感受的一种活动。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聆听无疑是最主要的方式,语言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科普兰认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教学大纲也指出音乐欣赏应以聆听音乐为主。但是,如果认为音乐欣赏课只要一味让学生聆听,不需要教师作任何解释,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教师恰当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体验、理解音乐。
雷默在第七章——体验音乐中认为:“音乐教育向来是,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也仍然是非音乐教育,说重一点是反音乐教育。根据雷默的表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反音乐教育强调了音乐的非审美体验,音乐的审美功能成为它的一种手段,其本质是为其它非艺术教育的目的服务。长期以来,由于无法获得正确的哲学观点的指导,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常常处于困惑的状态,有时不自觉地遵循一些本质上反音乐教育的哲学。当然,雷默也没有否认音乐应当为非音乐的目的服务。雷默认为,只要能合情合理地保持充分的音乐性和有效性,音乐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为一些非音乐的目的服务。“如果因为那些价值不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而拒绝为其服务,那就过于讲究纯正性了。雷默不否认音乐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和纪律,但他认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并不提供纪律和教授道德,这样做的是音乐。比如,一个孩子在练习一首曲子时,必定会遇到许多要求,只有对这些要求作出让步,他才能真正体验音乐并使音响捕捉到需要捕捉的东西。这个让步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经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纪律,从而做到有道德。如果我们在此过程中用说教来强调纪律和道德,忽视音乐本身对纪律和道德的自觉要求,这样的音乐教育无疑应归入反音乐教育中去。
《音乐教育的哲学》使我非常明确地找到了在音乐教学中一直以来困惑着我的一些问题的答案,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据,如同迷路的航行者找到了引路的灯塔。
音乐教育的哲学读后感(二)
音乐,本来应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艺术享受的,但当它成为一门“课”后,很多老师的课频频出现“走调”现象,如何喜欢音乐课?这是终日萦绕我脑际的问题。我认为在遵循音乐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我们要放宽眼界,立足学情,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积极地整合、裁剪具体的课程资源,换言之要学会开发课程资源;同时要重视常态课的研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常态表现,从中发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行为规律,打造一个智慧平台和魅力舞台。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读完《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整套书,我思考、消化、提炼,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得到了一些感悟,这些感悟有助于审视我们音乐教学,促使音乐教学进一步优化。
事实上,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水平的限制,但教师凭经验教,学生就会被动地学,不会独立思考。音乐课一定要强调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才起指导作用。我们音乐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总希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有一定音乐水平的人才,这是我们的优点,但是过多的包办代替,讲得多,容易养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最近读了《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一书,它是由美国着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着,2021年8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熊蕾翻译的中译本。这是一本系统论述美国音乐教育的音乐教育哲学专着。作者贝内特·雷默是美国着名的音乐教育学家,是美国音乐教育领域中审美教育的倡导者。
读完此书后再次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来体验音乐,从而得到审美感受的一种活动。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聆听无疑是最主要的方式,语言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科普兰认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我国初中音乐课程大量安排了艺术欣赏内容,教学大纲也指出音乐欣赏应以聆听音乐为主。教师恰当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体验、理解音乐。
在书中雷默以美国国民音乐教育内容就中国的音乐教育也提出一些建议:理想的教师应是鼓励音乐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开放自由的探索的人,以广泛、深刻、音乐性的理解为首要目标,将技能培养作为达到那个更大目标的一种必要的手段。理想的境界是提供一种音乐性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培训。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融实践性与研究性为一体的,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理论专着,值得一读。尤其本书强调对音乐教育中音乐自身的关注,这对我国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是很大的。当前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也存在着仅仅重视音乐本身之外的体验,而忽略对音乐本身的关注的问题。一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能给我们某些启示。正如雷默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我深深地希望本书对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将会有意义、有帮助。我相信,本书大部分内容不仅适用于美国和其他任何地方的音乐教育,也适用于中国的音乐教育。如果本书哪怕只有一部分,也许有大部分,帮助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澄清了他们和我们都同样献身于其中的那门艺术——音乐——的信仰和价值观——即他们的哲学,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音乐教育的哲学》使我非常明确地找到了在音乐教学中一直以来困惑着我的一些问题的答案,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我如同迷路的航行者突然找到了引路的灯塔。
音乐教育的哲学读后感(三)
拿到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厚,翻看后第二感觉就是内容太高大上,不怎么读得懂。可能我的理论水平还是太浅薄了,还得以后慢慢阅读、慢慢理解、慢慢品味。
《音乐教育的哲学》作为一本哲学方面的着作,具有逻辑性强、结构层次清晰的特点。在第3版中对本专业哲学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的解决思路。它提出,最好把那些似乎是替代性的价值观立场,看做是对大多数音乐教育工作者认同的目标的不同态度,那些目标涵盖了比过去更加宽泛的多样性价值观。这些内容是很多音乐教育方面的着作所无法替代的,也体现了雷默作为美国着名音乐教育家深厚的音乐修养,同时为我们研究音乐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第三版的内容一共有9个章节,其中5个章节谈到了关于体验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基于体验的音乐教育哲学、音乐体验的感觉尺度、音乐体验的创造尺度、音乐体验的意义尺度、音乐体验的情境尺度。可见,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体验”是何其得重要。而我们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主要还是在培养学生狭隘的歌唱表演,以及识谱唱谱的能力。教学方法主要还是靠死记硬背、练习、模仿、重复和按部就班的习惯养成。课堂的重点放在了音乐教学上,学生体验的范围还是很小。其实,理想的教师应该是鼓励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开放探索的,以对音乐广泛、深刻的理解为首要目标,而将技能培养作为达到那个更大目标的一种必要的手段。
在书中第八章有关“音乐脱盲和音乐读物”的讨论部分,雷默先生就提到了识谱、记谱运用何种方式更为合理。他认为中国有着西方国家所没有的选择——非常适合儿童需要的简谱体系,但是简谱体系的教学在中国似乎已经被放弃。想想也是,现在我们总是在课堂上花大功夫教学生认识五线谱,假设旋律是C大调的,学生还能认识并唱出来,只不过速度不够快,因为他在想那个位置是什么音。但若是旋律变成了有升降号的,C调中学过的音的位置明显和有升降号的搭不上半点关系,学生不光不认识音,甚至还会出现混淆的现象。这样看上去,前面五线谱教学所花费的努力显得既不成功,又是白费。虽说五线谱教学有这种弊端,但是好多教师还是在艰难地唱着认着,包括我自己的课堂教学也是。其实如雷默先生说的那样,一直被我们遗忘的简谱体系的教学,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点,学生不必再去绞尽脑汁地想什么位置是什么音,而可以很快通过看数字反应出唱名以及旋律的高低走向,体现出简谱体系简单、直白这一特点。那样,唱谱不再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而是可以通过唱谱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感,为音乐的学习做好铺垫作用。(www.wolizhi.com)
另外第三版中增加了一个关键内容,就是作者新的智力理论,它以角色而不是心灵框架为基础,通过每一种不同的音乐角色展示如何构成一种特定的智力表现,比如语言学,一个人的智力可以有多种途径表现得时候,他就在暗指某种角色的智力,像作为诗人,或者哲学家,或者是新闻记者。他对智力的定义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鉴别力和联系,第二个方面就是造就它们的情境。雷默先生认为智力向来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智力的跨度在可以表现出来的很多角色中,可以从非常低到非常高,而且处在持续发展的阶段,不是一成不变的刻板观点,这使智力的概念摆脱了其传统而持续的狭隘。
正如雷默先生在前言中写到的:“如果本书哪怕只有一部分,也许有大部分,帮助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澄清了他们和我们都同样献身于其中的那门艺术——音乐——的信仰和价值观——即他们的哲学,那我就心满意足了。”《音乐教育的哲学》这本书,使我找到了在音乐教学中一直困惑着我的一些问题的答案,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据,也如同迷路的航行者突然找到了引路的灯塔。
水浒读后感七年级 纪晓岚读后感 席慕容散文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