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领恐慌》读后感
《本领恐慌》读后感(一)
最近有幸拜读了王小平女士编着的《本领恐慌》,综观众人对此书的评论,有的认为是对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反思,有的看到的是对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探索,有的认为是讲述学习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还有的把它看作是类似卡耐基的生活指导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原因,每个人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同,联系实际的角度和关注问题的重点互有区别,但“本领恐慌”的普遍存在为大家所认同。
这部400多页的书向我们提示:作为每一个刚刚“跨世纪”的中国人来说,迎接新世纪的腾飞、挑战,你准备好了吗?“为什么一流智商的人要给二流智商的人打工?为什么很多学识渊博的人,到头来一事无成,平平庸庸?为什么很多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正规教育的人却拥有高强的本领?”这一连串为什么,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作者就这些问题进行反思,详尽的阐述了自己关于教育学的观点,它并不像其他一些教育类书籍,拒人于千里之外,晦涩难懂,而是用一些简单的例子引导读者思考从而产生共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比如在第一篇中,作者着重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为角度,说明了时代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大趋势的形成,使得社会对能力型的人才有着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同时书中提出了一些新鲜的名词,比如在第二篇中提到的“五类修炼”,“八对和合”,“软本领”,“硬本领”等等,第三篇是全书比重最大的内容,围绕能力展开,提出并分析使
用能力,能力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能力是自身价值最好的体现,如何具备能力,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看过这个章节你也许会觉得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第四篇把重点放在“教育”上,阐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的区别。
最后 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倾听作者的一席言吧:真正的学习,应当是心灵与行为的改变,从而使人的部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得以优化和提升。学习是为去工作、去研究、去创造,以未来的思维思考今天,以未来的眼光规划明天。“三向 ”、“三在”、“三学会 ”,即:“向一切人学,向一切物学,向一切事学”;“在学习中学,在工作中学,在生活中学”;“学会学习,学会修身,学会自制”。这一点,也正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本领恐慌》读后感(二)
书店有一部催人奋进的书《本领恐慌》,让我们来看一看著名学者彭清一为这本书写的序:《本领恐慌》,这个名字起得好。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呼声了。我们的国歌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我们却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塞住耳朵闭上眼睛莺歌燕舞起来。危机感没了,“恐慌”感没了,睁眼一看,落后一大截了。民族是这样,国家是这样,个人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本领的竞争。今天,当大家都挤在高考这个独木桥上,当大家都为文凭、学历压得气喘吁吁而又死死不放的时候,一个小姑娘给我们喊出了“本领恐慌”的口号,她的本领确实不小。她这句口号不是白喊。她确实是在作贡献、在创新、在超越。看她的书,与一般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文章和论着相比,有三个方面的重大不同。
1、根本视角不同。一般论着的视角都是“教”,而《本领恐慌》一书的视角却是“学”。教是为了学,教的效果必须体现于学,西方对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从对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的研究。学的价值高于教,这是《本领恐慌》一书在视角上的超越。
2、体系框架不同。一般论着都没有突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框架的限制,是在旧有教育体系内寻求改变。而《本领恐慌》一书突破了传统教育体系的局限,揭示了以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本来应该是什么样,能使教育改革、学习革命实现重大突破。
3、面向对象不同。一般论着多流于学术探讨,面向的多是教育界人士。而《本领恐慌》一书从学习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人人都需要的以能力为中心的素质学习、素质教育,对象从教育工作者扩展到了全民,这也是与一般论着的重大不同之处。
《本领恐慌》读后感(三)
我看了一本书叫《本领恐慌》。书中讲到面对本领恐慌,应该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其一,只有学习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毛泽东曾说:“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适应新时代的生存方式,就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最根本的应变之道也是学习,一旦学习停滞了,适应就停滞了。只有做到终身学习的人,才能不断获得新信息,抓住新机遇,不断获得高能力、高素质,不停顿地克服本领恐慌,走向成功。其二,才能是从学习中得来。本领恐慌的因果关系在于,恐才能之不足而慌张,而才能从何而来?诸葛亮在着名的《诫子书》说“非学无以广才”。 康熙皇帝在群臣称赞他是“由天授,非人力可及”时,立即予以批驳:“如虽古圣人,岂有生来即无所不能者,凡事俱由学习而成”,“凡事未有学而不能者”。也就是说,人的才能无论多高,都是学习的结果,并非与生俱来。
关于什么叫学习、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古往今来都是常说常新的永恒课题。具体到个人,在用一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间来工作和创造时,“学习”就是不断提高和不断超越的基础,更是逆流而上时需要不断思考、调整和修正的“航标”。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这句名言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都是对怎样学习的阐述。《论语》说:“学而时习之。”学是获得知识、技巧和能力;习是复习、练习,巩固知识、技巧和能力。《中庸》又把学习分成学、问、思、辨、行等五个步骤等等。这些论述既回答了什么是学习,同时也从一定意义上是对学习方法的精辟总结。但从根本上讲,在工作实际中最基本是要做到“工学和合”,就是工作与学习和谐一致。学习主要应以工作为转移,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容易直接针对当时工作的需要;在工作之中进行学习,更能直接促进工作,快速提高本领。工作与学习相合一,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因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就是本领恐慌的症结。联想总裁柳传志说:“别的企业都看重应聘者有没有经验,而我们看重的是会不会总结经验。”会总结经验,才会把经验转化成为智慧、素质。因此,“工学和合”也就回答了三个问题,为何学--为工作而学;学什么--根据工作的需要学;怎么学--从工作中学习工作。
每个人都有不同侧重的学习内容,比如学习理论思想和法规政策,学习本职业务和专业技能,学习谋划创新和协调办事等等,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从一般意义讲,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正是老生常谈的“三万”,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个人”。一是读万卷书。读万卷书能拓宽视野,对素质培养大有脾益。今天,虽然有电视,有网路,书的作用也是不能代替的,它是主要的智慧载体。万卷书怎么个读法呢?要根据自己的目标,自身的情况,有些精读,有些略读,有些浏览,有些只需要翻翻目录,有些只需看看前言……绝不平均用力,也不走马观花,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控制地读万卷书,建立起自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发展改革创新的最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是行万里路。人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百闻不如一见”。行万里路可以得到读万卷书得不到的很多好处。书上看到的,只算是“闻”,而行万里路,则能够“见”,效果大大胜于闻。眼见为实,眼睛看到的事实更能给人以触动,亲身经历的东西更能够影响心灵,从而观念变,见解变,头脑变!绝不能呆在书堆里练本领,练素质,要深入社会,广泛了解社会。行万里路,就是要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交万个人。诺贝奖获得者瓦勃格指出:“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跟当代的科学巨人进行个人接触” 。交万个人不仅能够增强社会性,培养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而且能够广得资讯,开拓视野,扩大智慧来源,多一些读书得不到的收获,甚至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功效。联系工作实际,办公厅也在不断创造这种学习条件和学习过程,(www.wolizhi.com)每年深入持久地开展读书和写读书心得活动,结合实际组织进行考察调研,省市办公厅(室)人员交流学习等,既促进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又指导大家不断实践和掌握学习的方法。
曾有学者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越来越高工作目标和要求,我们要克服本领恐慌,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要达到持续更新、持续发展的高境界,只有靠学习,学习才能生存!
《果壳中的宇宙》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 《史记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