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励志网

《文化苦旅》读后感

分类: 读后感  时间: 2021-11-11 11:54:05 
点击全文阅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一)

《文化苦旅》读后感

余秋雨最有名的著作当是《文化苦旅》,用足迹来丈量中国的文化,用心灵去顿悟生活的哲理。书中余秋雨扮演了一个杰出的“导游家”,它指引着各年龄阶段的诸多目光,进入了一个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间,那里衔接着历史,连带着现代,希翼着未来,将一双双天真而好奇的眼睛,涂抹了层深幽的色彩,要他们闪烁的是一丝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将一张张经霜而冷峻了的脸,深刻上责任,沉重中获释,焦躁中轻松,为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指向历史后的未来。这是余秋雨先生这部作品给我的最大的感觉。

这段苦旅有点长,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游记似的散文,写的几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胜,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过、流连过的地方,还包括了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发苏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窗口》等。从中国诸多旅游名胜,到荒芜一片的阳关,从大漠到水乡,从西北到江南,从古迹到文人,无一处不是中华大地上历史的闪光点。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残阳废垒,西风古道,在他的笔下都变得雍容大气且富于智慧,仿佛成了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在世纪轮回中散发着不灭的穿透力。篇篇语言精美气势恢弘的作品,就象一位无声的导游,在历史的交汇点我循着他的足迹推开了一座座神圣殿堂的大门。

道士塔——是他抒发恨意的地方。因为千年百年的磨难,他不甘心这被沦落的文化一再地被人践踏,想不到最后的一丝的呼喊竟是由自己升起的。他不想破坏历史的变迁,文化的进步,可对那些掩藏耻辱的土地,他倍感惋惜。在他的笔下,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王道士则是这出悲剧中错步的小丑。用一位经历这悲剧的学者的心看,他明白了,那里,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因恨而爱的情感愈演愈烈,致使我也变得学会了叹息与感慨,明白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心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为民族,为国家,为自己而恨……

翻过屈辱的一页《莫高窟》,静静矗立,神秘又安详。余秋雨那颇具感染力的文字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不是在读而是用心在欣赏品析。窟中墙壁上那精美绝伦的壁画让我惊叹。色彩绚丽、畅快柔美的线条汇聚了五代的纷争隋唐的兴衰以及宋室的沦亡。我不得不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所折服。正如作者所言:"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随着书页的往下翻转,我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也变的灵动跳跃,充满了幻想力。《阳关雪》的凄美、《柳侯祠》的静谧、《白莲洞》的幽邃、《都江堰》的雄伟,我就象一片空灵的云,沿着秋雨的足迹飘过一座座名山大川。就象在欣赏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徜徉在人文景观与历史长河的氛围中,情景交融,实乃“此时无声胜有声”,每读一篇就有新的领悟。就好象在感觉余秋雨对文字的挖掘。他的描写,他的感受,他的想象,甚至是他的诉说,种种的这些全都超越了文字本身的韵律。好似在唱一首歌,不是民曲,不是流行曲,亦不是田园山川的旋律,是能让人敞开心扉开怀吟唱的人生之韵,天地之乐。我默默地在心中重复这些文字,试图想完美地记忆,可让自己更自信些。但是,这些直白白的文字下仿佛蕴藏着另一种深不可测的意境,是什么呢?我不禁细琢。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我明白了什么是其中的“苦”,和它真正所要倾诉的情结。

余秋雨的文章常常给人一种历史的沉重,一种文化的观念,一种对过去的留恋,一种对未来的忧患。面对文化,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总有一些使人无奈,总有一种遗憾让人两难。

然而,许多现代人已逐渐冷漠、麻木于这种文化的遗憾。并不是所有的现代人都认识了中华文化的悲剧,因而作者在自序中说:“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也只是一种奢望。”

但是,有些文化,即使被人们看到,并且呼吁、挽救,又能以什么方式留存呢?历史的泥泞不能阻碍现代的车轮,中华文化的确太庞大,在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不是历史的破碎,就是现代的停滞。这也是现代人面对中华文化的两难。

纵观《文化苦旅》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先生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历史的苍凉和大漠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书”既透露出文化,而每一个文化都不是孤立的,你自己不曾记得年少时的轻浮,中年的坎坷,老年的怡然自得,而也许哪一本书中就有你的影子,让你似曾相识,让你重新拾起残缺的记忆。活着的人记住历史,可历史只记住那些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我们不是伟人,但我们至少可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住我们,写好人生这本书,算是对他们有个交代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二)

曾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没有好好去实践过,今年暑假趁着学院的读书月的动力就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问古今同,莫忘语言一。博大厚浑,诞于孔子庄子,精妙含芳,李杜灿烂纤诗。黄沙漫卷丝绸路,难吞华语细细。驼铃缓摇响中外,并随华语袭袭。记否,塞北沙场,母语唱为泪。记否,江湖草泽,母语吟为词。若留于异国,勿忘故乡家族缕丝。纵漂泊流浪,岂离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时空越历史。众湮没,惟华语传今日。国人口齿噙香,轻吐,托起广博文艺。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其中蕴含的韵味。

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天一阁”的描写。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范氏天一阁之所以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式余教授所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是时间的意志力”而这种毅力有是什么呢?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毫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华考范文网的动作。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现代人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应该得好好感谢他们父子两为中华文化瑰宝所作的贡献,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有民族历史责任感才得以让华夏文明代代相传,一脉相连,经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恶致极的贪官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为了个人的利益竟不惜牺牲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华夏很多文化瑰宝就是因为这些人以贱价流失于海外,现在国家每年都要花巨额资金从外国人手中买回来。哎,有时候想想真是国家的不幸,历史的悲哀。咱们民族的瑰宝岂容他人践踏呢?一直以来都蛮喜欢看《国宝档案》,每当看到这些节目就有一股愤怒感,一方面为国宝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为曾经那些盗卖国宝的人感到无比的厌恶和不屑。(www.wolizhi.com)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行状: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读书时所崇尚的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会使他心旌神摇、羡慕不已。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搓责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猜你喜欢

精选文章